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696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属于车载洒布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中的第一减速机底部连接内套筒;内套筒滑动连接外套筒;第一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为丝杠,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套在丝杠外部;丝杠配合连接丝母;丝母与外套筒底部固定并由外套筒底部穿出后被螺母锁紧;外套筒底部设置连接管,丝母与连接管固定连接;连接管外壁设置与喷洒臂连接的连接耳板;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根据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丝杠丝母,实时调整喷洒臂距地高度值,保证喷洒臂距地高度的同一性,从而保证洒布质量。

A lifting device for spray arm of vehicle spra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载洒布设备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洒布车和表处封层车,都属于车载洒布设备范畴,配备有保温容器、泵、加热器和喷洒系统,施工作业时,加热器将保温容器内的介质加热至施工温度,利用泵将容器内介质泵送至喷洒系统,通过喷洒臂上的均匀分布的喷嘴,均匀洒布至路面,主要用于预防性养护、透层、粘层、混合料就地拌和、沥青稳定土等施工和养护工程。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或表处封层车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洒布量和洒布宽度的要求在洒布过程中动态地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和作业参数,自动调节车速的快慢和沥青的供应量,保证洒布量不变。然而洒布作业宽度范围内的横向均匀性与喷嘴的排布以及距地高度存在直接关系。对单个喷嘴而言,喷洒为扇面分布,喷洒后其液体的分布,受喷嘴形状、加工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喷洒投影面上的流量分布存在不均匀性。有关试验表明,在单个喷嘴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多喷嘴形成一重叠喷洒时,其流量分布不均匀度≧15%;二重叠时,不均匀度可减少10%;而达到三重叠时,不均匀度可减少到2%以下。基本可消除因喷嘴本身不足所导致的喷洒不均匀性影响。因此,在具体洒布作业过程中一般要求喷洒三重叠,即作业面横向的每单位面积接受三个喷嘴的喷洒量叠加。在喷嘴型号确定的前提下,喷洒扇面角即固定,所在喷洒三重叠情况下的喷嘴距地高度值为定值。由于洒布车前后悬挂系统因承载量变化而变化,实际作业中喷嘴距地高度值为变量,将不能满足喷洒三层搭接,路面上将发生沥青薄厚不均,并产生流条状,影响路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车载洒布设备实际作业中喷嘴距地高度值不断变化,导致路面沥青洒布薄厚不均,甚至产生流条状,影响路面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包括与喷洒臂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外部滑动连接外套筒;所述第一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为丝杠,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套在丝杠外部;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与外套筒底部固定并由外套筒底部穿出后被螺母锁紧;所述外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壁固定设置用于与喷洒臂连接的连接耳板;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装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套筒、外套筒、丝杠同轴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筒底部设有丝母装配孔,所述丝母过盈装配于丝母装配孔,所述丝母的顶部外沿部卡接在外套筒的底部;所述丝母的底部穿过丝母装配孔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在外套筒底部。为防止螺母松动,在螺母与外套筒之间设置止推垫圈。该结构设置可以保证丝母与外套筒和连接管的固定连接,保证丝母与外套筒、连接管均无相对转动;进而保证在丝杠转动的过程中,外套筒以及连接管的升降;由于连接管与喷洒臂连接,外套筒筒以及连接管的升降即可带动喷洒臂的升降。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干顶丝,各所述顶丝穿过外套筒的筒壁顶紧丝母。进一步防止丝母转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速机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车体连接板上。当然,第二减速机也固定在车体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外壁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各所述连接耳板上设有销轴孔;所述连接耳板与喷洒臂挂耳通过销轴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喷洒臂上。更有利于喷洒臂的受力平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该种方式可以实现伺服电机动力的传输,可方便的将伺服电机的动力通过第一减速机传输给第二减速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通过键A与轴套连接,所述轴套通过键B与传动轴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动力传输更稳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均为蜗轮蜗杆减速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与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与用于感应喷洒臂距地高度的感应装置连接;车辆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喷洒臂距地高度参数,并将高度参数反馈给伺服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根据采集的距地高度参数,控制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丝杠丝母,实时调整喷洒臂距地高度值,保证喷洒臂距地高度的同一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精确,位置自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控制路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包括与喷洒臂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内套筒;内套筒外部滑动连接外套筒;第一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为丝杠,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套在丝杠外部;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母;丝母与外套筒底部固定并由外套筒底部穿出后被螺母锁定;外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外壁固定设置用于与喷洒臂连接的连接耳板;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装配。作为优选方案,内套筒、外套筒、丝杠同轴设置。作为优选方案,外套筒底部设有丝母装配孔,丝母过盈装配于丝母装配孔,丝母的顶部外沿部卡接在外套筒的底部;丝母的底部穿过丝母装配孔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在外套筒底部。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干顶丝,各顶丝穿过外套筒的筒壁顶紧丝母。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减速机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车体连接板上。作为优选方案,连接管外壁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各连接耳板上设有销轴孔;连接耳板与喷洒臂挂耳通过销轴连接。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喷洒臂上。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通过键A与轴套连接,轴套通过键B与传动轴连接。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均为蜗轮蜗杆减速机。作为优选方案,伺服电机与车辆控制系统连接;车辆控制系统与用于感应喷洒臂距地高度的感应装置连接;车辆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喷洒臂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外部滑动连接外套筒;所述第一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为丝杠,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套在丝杠外部;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与外套筒底部固定并由外套筒底部穿出后被螺母锁紧;所述外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壁固定设置用于与喷洒臂连接的连接耳板;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喷洒臂连接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外部滑动连接外套筒;所述第一减速机的竖直输出轴为丝杠,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套在丝杠外部;丝杠配合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与外套筒底部固定并由外套筒底部穿出后被螺母锁紧;所述外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壁固定设置用于与喷洒臂连接的连接耳板;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水平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外套筒、丝杠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底部设有丝母装配孔,所述丝母过盈装配于丝母装配孔,所述丝母的顶部外沿部卡接在外套筒的底部;所述丝母的底部穿过丝母装配孔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在外套筒底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车载洒布设备喷洒臂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际江隋来东李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