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包括连接在炉体上的电动气缸,连接在炉体内的放置架,以及出料口;还包括:推板,中间部位具有腰形槽,底部具有第一斜面,由腰形槽配合在电动气缸的伸缩轴上,用于与放置架配合,顺着放置架推动鱼钩进入出料口;以及两个螺母,连接在伸缩轴上,设置在推板的两侧,用于限位推板,推板能够通过腰形槽,在伸缩轴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其中一螺母上设置有一挡板,用于挡住腰形槽;放置架上设置有一通槽,与推板卡合,推板顺着通槽移动,推动鱼钩进入出料口;通槽的底部上设置有上斜坡,与第一斜面贴合,以及下斜坡,连接在上斜坡,指向出料口;克服了鱼钩由出料口排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
An improved quenching system of high performance fish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
本技术涉及鱼钩热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
技术介绍
鱼钩,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有碳素材料的合金钢,有不锈钢的,大小型号分类也比较多,在制作鱼钩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淬火阶段,淬火是金属部件生产工序中的特殊控制工序,淬火后能使鱼钩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023705.9,专利主题名称为一种增强高碳合金钢鱼钩抗氧化能力的真空淬火设备的现有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鱼钩淬火,淬火效率较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淬火时,鱼钩被放置在放置架上,加热好后,通过电动气缸推动放置架上的鱼钩,鱼钩由出料口进入储水盒内,进行冷却,由于放置架为一块平板,在电动气缸推动鱼钩时,容易造成一部分鱼钩聚集在出料口处,不能够顺利地由出料口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鱼钩由出料口排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包括连接在炉体上的电动气缸,连接在所述炉体内的放置架,以及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电动气缸对面设置在所述放置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推板,中间部位具有一腰形槽,底部具有一第一斜面,由所述腰形槽配合在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轴上,用于与所述放置架配合,顺着所述放置架推动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以及两个螺母,连接在所述伸缩轴上,设置在所述推板的两侧,用于限位所述推板,所述推板能够通过所述腰形槽,在所述伸缩轴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其中一所述螺母上设置有一挡板,用于挡住所述腰形槽;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一通槽,与所述推板卡合,所述推板顺着所述通槽移动,推动所述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所述通槽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上斜坡,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以及一下斜坡,连接在所述上斜坡,指向所述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与所述通槽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所述推板高度尺寸A≥所述放置架的厚度尺寸B。进一步的:所述上斜坡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的长度尺寸,为所述下斜坡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的长度尺寸的十倍以上。进一步的:所述上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45°-60°。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上还设置一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由所述第一斜面向所述腰形槽方向开设;所述螺纹通孔内设置有一弹簧,以及一丝堵,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上,将所述弹簧压紧在所述伸缩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鱼钩被放置在通槽上的上斜坡处,淬火好后,开启电动气缸,联动推板,推板推动鱼钩顺着上斜坡移动位置,之后鱼钩经过下斜坡,再进入出料口,使得鱼钩不会在出料口处聚集,而且由于推板与出料口之间始终保持一段距离,不会出现部分鱼钩被夹在推板和出料口之间,同样有利于排出鱼钩;从而克服了鱼钩由出料口排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鱼钩能够由出料口顺利排出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推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放置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电动气缸上的伸缩轴,螺母,挡板,推板,弹簧和丝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炉体,20.电动气缸,30.放置架,40.出料口,50.推板,51.腰形槽,52.第一斜面,53.螺纹通孔,54.弹簧,55.丝堵,11.螺母,111.挡板,31.通槽,311.上斜坡,312.下斜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鱼钩由出料口排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鱼钩能够由出料口顺利排出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包括连接在炉体10上的电动气缸20,连接在所述炉体10内的放置架30,以及一出料口40,设置在所述炉体10上,与所述电动气缸20对面设置在所述放置架30的两侧;还包括:一推板50,中间部位具有一腰形槽51,底部具有一第一斜面52,由所述腰形槽51配合在所述电动气缸20的伸缩轴上,用于与所述放置架30配合,顺着所述放置架30推动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以及两个螺母11,连接在所述伸缩轴上,设置在所述推板50的两侧,用于限位所述推板50,所述推板50能够通过所述腰形槽51,在所述伸缩轴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其中一所述螺母11上设置有一挡板111,用于挡住所述腰形槽51;所述放置架30上设置有一通槽31,与所述推板50卡合,所述推板50顺着所述通槽31移动,推动所述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所述通槽31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上斜坡311,与所述第一斜面52贴合,以及一下斜坡312,连接在所述上斜坡311,指向所述出料口40;具体来说,实施时,鱼钩被放置在通槽31上的上斜坡311处,淬火好后,开启电动气缸20,联动推板50,推板50推动鱼钩顺着上斜坡311移动位置,之后鱼钩经过下斜坡312,再进入出料口40,使得鱼钩不会在出料口40处聚集,而且由于推板50与出料口40之间始终保持一段距离,不会出现部分鱼钩被夹在推板50和出料口40之间的情况,同样有利于排出鱼钩;从而克服了鱼钩由出料口排出不顺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鱼钩能够由出料口顺利排出的技术效果;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图2中,所述炉体10,电动气缸20和出料口40为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不再累赘;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4中,所述放置架30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为长方形结构,规则的形状,便于加工制造;所述通槽31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为长方形结构,与所述推板50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并且所述推板50的高度尺寸A≥所述放置架30的厚度尺寸B,使得上斜坡311和推板50处的通槽31中,能够放置相对较多的鱼钩,一次能够对多个鱼钩进行淬火,保证了淬火的效率;通槽31与推板50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由于周边间隙(除第一斜面52处,需要与上斜坡311贴紧)一般在0.1mm左右,使得推板50在通槽31中能够自由滑动的同时,也能够防止鱼钩卡在间隙中;所述上斜坡311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的长度尺寸,为所述下斜坡312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的长度尺寸的十倍以上,优选为十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包括连接在炉体(10)上的电动气缸(20),连接在所述炉体(10)内的放置架(30),以及一出料口(40),设置在所述炉体(10)上,与所述电动气缸(20)对面设置在所述放置架(3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一推板(50),中间部位具有一腰形槽(51),底部具有一第一斜面(52),由所述腰形槽(51)配合在所述电动气缸(20)的伸缩轴上,用于与所述放置架(30)配合,顺着所述放置架(30)推动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n以及两个螺母(11),连接在所述伸缩轴上,设置在所述推板(50)的两侧,用于限位所述推板(50),所述推板(50)能够通过所述腰形槽(51),在所述伸缩轴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n其中一所述螺母(11)上设置有一挡板(111),用于挡住所述腰形槽(51);/n所述放置架(30)上设置有一通槽(31),与所述推板(50)卡合,所述推板(50)顺着所述通槽(31)移动,推动所述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n所述通槽(31)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上斜坡(311),与所述第一斜面(52)贴合,以及一下斜坡(312),连接在所述上斜坡(311),指向所述出料口(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材质鱼钩淬火改进系统,包括连接在炉体(10)上的电动气缸(20),连接在所述炉体(10)内的放置架(30),以及一出料口(40),设置在所述炉体(10)上,与所述电动气缸(20)对面设置在所述放置架(3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推板(50),中间部位具有一腰形槽(51),底部具有一第一斜面(52),由所述腰形槽(51)配合在所述电动气缸(20)的伸缩轴上,用于与所述放置架(30)配合,顺着所述放置架(30)推动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
以及两个螺母(11),连接在所述伸缩轴上,设置在所述推板(50)的两侧,用于限位所述推板(50),所述推板(50)能够通过所述腰形槽(51),在所述伸缩轴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
其中一所述螺母(11)上设置有一挡板(111),用于挡住所述腰形槽(51);
所述放置架(30)上设置有一通槽(31),与所述推板(50)卡合,所述推板(50)顺着所述通槽(31)移动,推动所述鱼钩进入所述出料口(40);
所述通槽(31)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上斜坡(311),与所述第一斜面(52)贴合,以及一下斜坡(312),连接在所述上斜坡(311),指向所述出料口(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山县福勇渔业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