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7604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中,包括储液瓶、蠕动泵、三通阀、注射泵和培养单元,储液瓶通过管路与蠕动泵一端连接,蠕动泵另一端通过管路与三通阀第一通路连接,三通阀的第二通路与培养单元的入口连接,培养单元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液瓶连接,三通阀的第三通路与注射泵通过管路连接,培养单元的出口处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细胞提供动态的培养环境,刺激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通过多种可调因素调节至最优继而提高成瘤率,减少成瘤时间。

A biological culture system with pressure stress stimul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组织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药物测试时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体外方法是将测试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在培养瓶内扩增,待其增殖至一定的数量后进行药物测试,此种方法简单可靠,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以下不足之处:1)培养瓶、培养皿等培养器材,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条件为二维环境,因为与体内三维环境迥异,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测试细胞的生长特性会有所改变,耐药性也会有不同;2)长时间培养过程中,反复打开培养瓶进行换液、传代等操作就大大增加了污染的风险。体内测试方法是将肿瘤细胞或者是肿瘤组织移植进免疫缺陷小鼠的体内,待其长至一定的程度然后进行药物测试,但是这种方法成瘤率较低、成瘤时间较长(2到3个月)且成本较高(5万元左右),这三种原因导致其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药物测试。并且成瘤时间较长再加上后续的药物测试时间,即使有患者选择了做此项测试也很有可能会错过最佳的用药窗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药物测试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蠕动泵(2)、三通阀(3)、注射泵(4)和培养单元(5),所述储液瓶(1)通过管路与所述蠕动泵(2)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2)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阀(3)第一通路连接,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通路与所述培养单元(5)的入口连接,所述培养单元(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瓶(1)连接,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通路与所述注射泵(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培养单元(5)的出口处设有阀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蠕动泵(2)、三通阀(3)、注射泵(4)和培养单元(5),所述储液瓶(1)通过管路与所述蠕动泵(2)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2)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阀(3)第一通路连接,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通路与所述培养单元(5)的入口连接,所述培养单元(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瓶(1)连接,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通路与所述注射泵(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培养单元(5)的出口处设有阀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气培养箱(8),所述储液瓶(1)、培养单元(5)均设在所述三气培养箱(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5)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层通道板(9)、中间层盖板(10)和顶层盖板(11),所述底层通道板(9)上设有至少一条培养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通道包括培养池(12)、与所述培养池(12)一端连通的入液口、以及与所述培养池(12)另一端连通的出液口(13),所述三通阀(3)设在所述中间层盖板(10)上与所述各培养通道的入液口对应的位置,所述阀门(7)设在所述中间层盖板(10)上与所述各培养通道的出液口(13)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应力刺激功能的生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培养通道的入液口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入液口(14)和第二入液口(15),所述三通阀(3)设在所述中间层盖板(10)上与所述各培养通道的第一入液口(14)和第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彪邓坤学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