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5885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属于材料加工过程中实验应力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拉压加载机构、夹持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拉压加载机构在标定材料全厚度方向上施加均匀拉伸或压缩应力;所述夹持机构可以根据标定材料的拉压类型调整夹持位置;所述支撑机构上安装拉压加载机构和夹持机构,并可以自行调整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作为盲孔法、压痕应变法等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配套加载装置,准确标定拉伸应力状态下和压缩应力状态下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同时装置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方便,克服了三点弯曲加载时方便易用但应力场不均匀的问题,或采用拉伸试验机标定时需要大尺寸试样且不好加载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加工过程中实验应力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该装置可以标定拉伸应力状态或压缩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技术介绍
焊接、铸造和塑性成形等冷热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军用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及国防事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热加工过程中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会使构件产生相当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对构件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尤其使得构件疲劳性能、应力腐蚀性能降低。冷加工过程材料的不均匀变形造成构件表层和内层应力分布不均,使得加工后构件变形,影响尺寸精度。因此残余应力的准确测量,对于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残余应力测量方法主要分为应力释放法、无损测量和应力叠加法三类。无损测量方法因不破坏构件具有一定优越性,而盲孔法则是应力释放法的代表性工程应用方法。压痕法是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近乎无损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无论是压痕应变法还是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之前最好能够针对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试验标定。标定时加载方法可以是单向拉伸或者压缩,也可以采用三点弯曲方法实现。单向加载因不存在厚度方向上的应力不均性而精度更高,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拉压加载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长方形框架和底脚,所述框架是由方钢Ⅰ、方钢Ⅱ、方钢Ⅲ和方钢Ⅳ拼焊而成,所述底脚用于支撑框架,固定在框架底部;所述拉压加载机构包括滑轨、拉伸用千斤顶、拉伸挡板、压缩用千斤顶和压缩挡板;所述滑轨为两根平行排列的钢管,滑轨穿装在框架的方钢Ⅰ和方钢Ⅱ上;所述拉伸挡板和压缩挡板放置在滑轨上且分别位于方钢Ⅰ的两侧;所述拉伸用千斤顶和压缩用千斤顶固定在框架的方钢Ⅰ上,其中:拉伸用千斤顶固定在方钢Ⅰ的外侧,压缩用千斤顶固定在方钢Ⅰ的内侧;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待标定材料,包括夹头Ⅰ和夹头Ⅱ,夹头Ⅰ和夹头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拉压加载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长方形框架和底脚,所述框架是由方钢Ⅰ、方钢Ⅱ、方钢Ⅲ和方钢Ⅳ拼焊而成,所述底脚用于支撑框架,固定在框架底部;所述拉压加载机构包括滑轨、拉伸用千斤顶、拉伸挡板、压缩用千斤顶和压缩挡板;所述滑轨为两根平行排列的钢管,滑轨穿装在框架的方钢Ⅰ和方钢Ⅱ上;所述拉伸挡板和压缩挡板放置在滑轨上且分别位于方钢Ⅰ的两侧;所述拉伸用千斤顶和压缩用千斤顶固定在框架的方钢Ⅰ上,其中:拉伸用千斤顶固定在方钢Ⅰ的外侧,压缩用千斤顶固定在方钢Ⅰ的内侧;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待标定材料,包括夹头Ⅰ和夹头Ⅱ,夹头Ⅰ和夹头Ⅱ为开有凹槽的柱体,待标定材料的两端分别伸入夹头Ⅰ和夹头Ⅱ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姜云禄陈怀宁阚盈李东旭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