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60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包括针头、吸管以及针筒,所述针头套接在吸管下端,所述吸管上端套接在针筒上,所述针筒内部密封连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卡接在抽杆下端,所述针筒右下方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管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分别连接有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所述吸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渗透膜、吸附填料以及第二反渗透膜,所述吸附填料位于第一反渗透膜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且第一反渗透膜位于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针头对核酸进行提取,无需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降低了污染概率,使用效果好。

Disposable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
本技术是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属于核酸提取

技术介绍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核酸在进行提取时,一般是通过针筒进行提取,并通过吸附填料进行吸附,随后需要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并放入离心机内进行多步离心冲洗以及分离,导致了需要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从而易造成吸附填料与外界接触,从而对吸附填料及核酸造成污染,且操作步骤繁琐,使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针头对核酸进行提取,无需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降低了污染概率,使用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包括针头、吸管以及针筒,所述针头套接在吸管下端,所述吸管上端套接在针筒上,所述针筒内部密封连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卡接在抽杆下端,所述针筒右下方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管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分别连接有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所述吸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渗透膜、吸附填料以及第二反渗透膜,所述吸附填料位于第一反渗透膜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且第一反渗透膜位于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下侧。进一步地,所述左进液管左端以及右进液管右端均填充有木塞。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右端面套接有密封帽。进一步地,所述针筒内底端加工有内凹面,所述橡胶塞下端面加工有外凸面,且外凸面与内凹面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通过针头对核酸进行提取,并通过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进行填充洗脱液进行分离,无需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减低了吸附填料以及核酸受到污染的概率,且通过出液管便于对溶液进行排出以及对提纯的核酸溶液进行收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效果好。因添加木塞,该设计提高了密封性,本技术通过针头对核酸进行提取,无需对吸附填料进行拆卸,降低了污染概率,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中吸管、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中针筒与出液管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中木塞的示意图;图中:1-针头、2-吸管、3-左进液管、4-针筒、5-抽杆、6-出液管、7-密封帽、8-右进液管、9-木塞、10-第一反渗透膜、11-吸附填料、12-第二反渗透膜、13-橡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包括针头1、吸管2以及针筒4,针头1套接在吸管2下端,吸管2上端套接在针筒4上,针筒4内部密封连接有橡胶塞13,且橡胶塞13卡接在抽杆5下端,针筒4右下方连接有出液管6,吸管2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分别连接有左进液管3以及右进液管8,吸管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渗透膜10、吸附填料11以及第二反渗透膜12,吸附填料11位于第一反渗透膜10与第二反渗透膜12之间,且第一反渗透膜10位于左进液管3以及右进液管8下侧,通过将针头1插入核酸溶液内,然后通过对抽杆5进行拉动,从而带动橡胶塞13向上移动,随后在针筒4内部产生负压,进而带动核酸溶液进入针头1内,随后穿过第一反渗透膜10进入吸管2内部,此时第一反渗透膜10对核酸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核酸溶液沿着吸管2向上移动,并依次穿过吸附填料11以及第二反渗透膜12,然后进入针筒4内部,随后取下密封帽7,进而便于将针筒4内部的溶液进行排出,通过吸附填料11实现了对核酸进行吸附,然后通过左进液管3将洗涤液充入吸管2内部,从而对吸附填料11上的杂质进行洗涤,并通过出液管6进行排出,第一反渗透膜10以及第二反渗透膜12便于阻碍溶液的回流,然后通过右进液管8相吸管2内部充入洗脱液,从而对吸附填料11上的核酸进行洗脱,然后核酸以及洗脱液经过吸附填料11以及第二反渗透膜12,并通过出液管6进入排出,然后使用人员对排出的核酸进行收集,实现了无需对吸附填料11进行拆卸,降低了污染的概率,且操作简单,提取效果好。左进液管3左端以及右进液管8右端均填充有木塞9,实现了对左进液管3以及右进液管8进行密封。出液管6右端面套接有密封帽7,实现了对出液管6进行密封。针筒4内底端加工有内凹面,橡胶塞13下端面加工有外凸面,且外凸面与内凹面相匹配,便于将溶液从针筒4内部完全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包括针头、吸管以及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套接在吸管下端,所述吸管上端套接在针筒上,所述针筒内部密封连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卡接在抽杆下端,所述针筒右下方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管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分别连接有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所述吸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渗透膜、吸附填料以及第二反渗透膜,所述吸附填料位于第一反渗透膜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且第一反渗透膜位于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核酸提取装置,包括针头、吸管以及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套接在吸管下端,所述吸管上端套接在针筒上,所述针筒内部密封连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卡接在抽杆下端,所述针筒右下方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管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分别连接有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所述吸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渗透膜、吸附填料以及第二反渗透膜,所述吸附填料位于第一反渗透膜与第二反渗透膜之间,且第一反渗透膜位于左进液管以及右进液管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