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管,采样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用于封堵外管的采样管出水口的密封堵头,内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套设在内管本体第一端的活塞及设置在内管本体第二端的密封盖,密封盖用于封堵内管本体,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内管本体通孔的相对两端,内管本体的第一端设有连通内管本体内侧与内管本体外侧的通孔,内管本体内预置样本保存液。外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外管本体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外管本体的第二端套设于内管本体外侧,且活塞与外管本体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密封堵头与采样管出水口可拆卸连接。内管本体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采样管有效地避免了类似于病毒产生的气溶胶造成的病毒二次传播,使用安全性提高。
Sampl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样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采样管。
技术介绍
在新冠状病毒、SARS、H1N1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等呼吸道及肠道病毒等物质检测时,通常采用一次性采样拭子从鼻咽部提取分泌物,取毕后将带有病原体的一次性采样拭子插入病毒采样管保存液体中。传统的用于存放病毒的采样管为单层管,即单层管包括管体及密封管体管口位置的密封盖。在进行操作时,使用者需要将一次性采样拭子放置有存有保存液体的管体内。如果操作不当,会将一次性采样拭子与病毒管壁接触,所提取病原体没有完全浸泡在保存液体中灭活病毒。如果医生或者检测者在核酸检测提取病原体样本时,在打开密封盖的同时很容易将采样管内没有被完全灭活的气溶胶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病毒二次传播,导致再次交叉感染,造成人身危害,导致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较低。因此,如何提高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样管,该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样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密封套设在所述内管本体上第一端的活塞及设置在所述内管本体第二端的密封盖,密封盖用于封堵所述内管本体的第二端,所述内管本体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管本体内侧与所述内管本体外侧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内管本体通孔的相对两端,所述内管本体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所述内管本体内预置样本保存液;外管,所述外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所述外管本体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所述外管本体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内管本体外侧,且所述活塞与所述外管本体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活塞之间;及用于封堵所述外管的采样管出水口的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采样管出水口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外管本体的所述采样管出水口上游设有杂质过滤件。优选地,所述杂质过滤件为过滤棉。优选地,所述外管本体的第一端为内周向出水口方向渐缩的锥形管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活塞的端面和所述锥形管体结构的端面为能够相互贴合的圆锥面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采样管出水口外壁螺纹连接或者插拔连接。优选地,所述内管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管本体第二端外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端部能够与所述外管本体端部抵接。优选地,所述内管底部液体出口的孔径为0.3mm-1mm。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内管本体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内管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抵接的密封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样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用于封堵外管的采样管出水口的密封堵头,内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密封套设在内管本体第一端的活塞及设置在内管本体第二端的密封盖,密封盖用于封堵内管本体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内管本体通孔的相对两端,内管本体的第一端设有连通内管本体内侧与内管本体外侧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内管本体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内管本体内预置样本保存液。外管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外管本体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外管本体的第二端套设于内管本体外侧,且活塞与外管本体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密封堵头与采样管出水口可拆卸连接。内管本体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外管本体的第二端位于密封盖与活塞之间。在本申请提供的采样管中,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双层管体结构,且内管用内用于保存采集的样本。在提取保存采集的样本时,在密封堵头和密封盖处于密封的情况下,当内管的向远离密封堵头方向运动时,可以内管与外管内部构成的腔体形成负压。由于负压吸附的原理,且内管上设有内管底部液体出口,在负压的作用下,可以将内管内的病原体样本液体通过内管底部液体出口吸附到外管本体。接着,取下外管出水口的密封堵头,推动内管向外管的第一端运动可实现样本排出,无需打开密封盖,因此,有效地避免了类似于病毒产生的气溶胶造成的病毒二次传播,本申请提供的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内管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外管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中:1、内管;1-1、密封盖;1-2、密封圈;1-3、密封套;1-4、内管本体;1-5、活塞;1-6、内管底部液体出口;2、外管;2-1、外管本体;2-2、杂质过滤件;2-3、采样管出水口;3、密封堵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采样管,该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管包括内管1、外管2和用于封堵外管2的采样管出水口2-3的密封堵头3,内管1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1-4、密封套设在内管本体1-4第一端的活塞1-5及设置在内管本体1-4第二端的密封盖1-1,密封盖1-1用于封堵内管本体1-4,内管本体1-4的第一端设有连通内管本体1-4内侧与内管本体1-4外侧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内管本体1-4通孔的相对两端。具体的,在使用时,内管本体1-4内预置样本保存液。其中,活塞1-5优选安装在内管本体1-4的第二端,具体的,活塞1-5优选为硅胶活塞。内管内管底部液体出口1-6的孔径0.3mm-1mm之间,具体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1-6孔径可以为0.5mm或0.7mm等。外管2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2-1,外管本体2-1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2-3,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套设于内管本体1-4外侧,且活塞1-5与外管本体2-1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密封堵头3与采样管出水口2-3可拆卸连接,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位于密封盖1-1与活塞1-5之间。为了提高检测效果,优选,外管本体2-1的采样管出水口2-3上游设有杂质过滤件2-2。具体的,杂质过滤件2-2可以为弹性过滤结构。其中,杂质过滤件2-2设置于外管本体2-1的底端位置。优选的,杂质过滤件2-2为过滤棉。具体的,杂质过滤件2-2可以将病毒样本液体中的杂质过滤。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外管本体2-1的第一端为内周向出水口方向渐缩的锥形管体结构,具体的,内周为垂直与外管本体轴线方向的形成的周向结构。具体的,可以由多段锥形管体构成。为了便于组装采样管,优选,外管2为一体成型管体。优选的,活塞1-5的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管(1),所述内管(1)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1-4)、密封套设在所述内管本体(1-4)第一端的活塞(1-5)及设置在所述内管本体(1-4)第二端的密封盖(1-1),密封盖(1-1)用于封堵所述内管本体(1-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内管本体(1-4)通孔的相对两端,所述内管本体(1-4)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管本体(1-4)内侧与所述内管本体(1-4)外侧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1-6),所述内管本体(1-4)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所述内管本体(1-4)内预置样本保存液;/n外管(2),所述外管(2)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2-1),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2-3),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内管本体(1-4)外侧,且所述活塞(1-5)与所述外管本体(2-1)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盖(1-1)与所述活塞(1-5)之间;/n及用于封堵所述采样管出水口(2-3)的密封堵头(3),所述密封堵头(3)与所述采样管出水口(2-3)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1),所述内管(1)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内管本体(1-4)、密封套设在所述内管本体(1-4)第一端的活塞(1-5)及设置在所述内管本体(1-4)第二端的密封盖(1-1),密封盖(1-1)用于封堵所述内管本体(1-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内管本体(1-4)通孔的相对两端,所述内管本体(1-4)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管本体(1-4)内侧与所述内管本体(1-4)外侧的内管底部液体出口(1-6),所述内管本体(1-4)内用于保存采集样本,所述内管本体(1-4)内预置样本保存液;
外管(2),所述外管(2)包括两端均为通孔的外管本体(2-1),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一端为采样管出水口(2-3),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内管本体(1-4)外侧,且所述活塞(1-5)与所述外管本体(2-1)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外管本体(2-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密封盖(1-1)与所述活塞(1-5)之间;
及用于封堵所述采样管出水口(2-3)的密封堵头(3),所述密封堵头(3)与所述采样管出水口(2-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本体(2-1)的所述采样管出水口(2-3)上游设有杂质过滤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康,李航,王东,任志涛,程京,
申请(专利权)人: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