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55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电镀污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电絮凝反应单元、臭氧发生器以及吸附反应单元,所述电镀污水进水管为一带有第一三通切换阀的三通进水管;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出水侧上方,且臭氧进入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阳极为水平旋转螺旋形铁电极,阴极为棒状铁电极,所述阳极绕所述阴极进行旋转缠绕,并且所述阳极与阴极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吸附反应单元内设置有吸附介质,所述吸附反应单元设置有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带有第二三通切换阀的三通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处理装置能够连续反应,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高。

A continuous reaction electrocoagulation electroplat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镀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镀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属于非降解的保守物质,进入水环境后,高浓度是会引起水生生物极性中毒,低浓度时会导致慢性中毒,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电镀过程中大量的添加剂、活性剂、光亮剂及油脂皂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排入水体后可以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进而形成复杂的化合物,长期无法被环境自降解。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电镀污水处理设备,申请号为200910061863.9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装置设有电絮凝与臭氧催化氧化同时进行的电絮凝容器体,并在电絮凝容器体之后设置有带有活性炭的吸附过滤容器体,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去除,该装置将电絮凝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同时设置在电絮凝容器体内发生,这不易控制臭氧的释放量,容易导致过多的臭氧将电絮凝还原的重金属离子进一步再氧化,且活性炭对有机废弃物的吸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该装置的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申请号为201810189286.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电絮凝反应容器外单独设置臭氧发生器,电絮凝反应采用铝板阳极及碳基阴极,但是在电絮凝反应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步骤,不能有有效的去除工业电镀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反应、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高的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电镀污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电絮凝反应单元、臭氧发生器以及吸附反应单元,所述电镀污水进水管为一带有第一三通切换阀的三通进水管,且设置电絮凝反应单元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出水侧上方,且臭氧进入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阳极为水平旋转螺旋形铁电极,阴极为棒状铁电极,所述阳极绕所述阴极进行旋转缠绕,并且所述阳极与阴极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阳极与阴极的另一端以单极模式连接外部直流供电电源;所述吸附反应单元内设置有吸附介质,所述吸附反应单元设置有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带有第二三通切换阀的三通出水管,所述三通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进水管相连接,且所述三通出水管与所述三通进水管之间设置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可以将吸附反应单元内通过所述三通出水管流出的污水再次泵入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中进行连续反应,直至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至标准值。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附介质为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具有分离效率高、易于回收处理以及简单的操作过程的优点,能够有效地去除电镀污水中的Ag+、Hg2+、Mn2+、Zn2+、Pb2+、Cd2+、Cr6+、As3+、As5+、Co2+、Cu2+和Ni2+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阴极连接外部直流供电电源一侧还连接有外部机械旋转器,外部机械旋转器可以带动所述阴极转动,所述阴极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阳极水平绕所述阴极旋转螺旋转动,进而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与电镀污水充分接触并发生电絮凝发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吸附反应单元外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所述吸附反应单元底部设置有振荡器以及超声波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可以用来将已经没有吸附反应能力的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通过磁选法分离出来,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以将吸附反应单元内的已经没有吸附反应能力的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通过超声波处理后再次具有吸附反应能力,所述振荡器用于在吸附反应过程中将所述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与电镀污水混合均匀,充分发挥所述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的吸附反应能力,充分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并吸附有机污染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为Fe3O4、Fe2O3、MgO、ZnO、TiO2、CeO2、Al2O3或Mn3O4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涂覆有硫代乳酸、腐殖酸、二巯基琥珀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四乙酸或聚L-半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改性物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为U型半圆柱体容器,能够为所述水平旋转螺旋形阳极和棒状阴极与电镀废水提供充分的旋转接触反应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用于监测并控制臭氧提供量的气流旋转流量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附反应单元还设置有采样端口,可以通过所述采样端口采集电絮凝反应单元内的电镀污水进行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测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电镀污水进水方向与臭氧进入方向为相向方向,并且电絮凝反应单元内的阳极为水平旋转螺旋形电极,其绕棒状阴极旋转缠绕,可以有效双重增加电镀污水的电絮凝反应程度,有效提高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2)通过臭氧发生单元与电絮凝反应单元单独设置,可以有效监测臭氧提供量,避免臭氧过度提供。3)通过在电絮凝反应单元后设置吸附反应单元,并且设置第一三通切换阀与第二三通切换阀,可以使电镀污水自动进行连续电絮凝反应与臭氧催化反应,直至电镀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为止;且吸附反应单元内的吸附介质为可以重复再生利用、能够有效参与重金属离子与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吸附的化学改性金属氧化物内核纳米颗粒,能够进一步提高提高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絮凝反应单元容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电镀污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电絮凝反应单元1、臭氧发生器2以及吸附反应单元3,电镀污水进水管为一带有第一三通切换阀1-1的三通进水管1-2,三通进水管1-2通过进水口1-6与电絮凝反应单元1连接,且设置于电絮凝反应单元1的下方,当电镀污水进水管将电镀污水引入电絮凝反应单元时,切换第一三通切换阀1-1的方向,将电镀污水进水与电絮凝反应单元管道连通。如图2所示电絮凝反应单元1为U型半圆柱体容器。臭氧发生器2设置于电絮凝反应单元1的出水侧上方,且臭氧进入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向设置,进而当臭氧发生器2工作时,将臭氧通入电絮凝反应单元1,臭氧与电镀污水的进水围绕电絮凝反应单元1的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电镀污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电絮凝反应单元(1)、臭氧发生器(2)以及吸附反应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污水进水管为一带有第一三通切换阀(1-1)的三通进水管(1-2),且设置电絮凝反应单元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器(2)设置于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1)的出水侧上方,且臭氧进入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阳极(1-3)为水平旋转螺旋形铁电极,阴极(1-4)为棒状铁电极,所述阳极(1-3)绕所述阴极(1-4)进行旋转缠绕,并且所述阳极(1-3)与阴极(1-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阳极(1-3)与阴极(1-4)的另一端以单极模式连接外部直流供电电源(4);所述吸附反应单元(3)内设置有吸附介质(3-1),所述吸附反应单元(3)设置有出水口(3-2)以及与所述出水口(3-2)相连的带有第二三通切换阀(3-3)的三通出水管(3-4),所述三通出水管(3-4)的一端与所述三通进水管(1-2)相连接,且所述三通出水管(3-4)与所述三通进水管(1-2)之间设置有蠕动泵(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反应电絮凝电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电镀污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电絮凝反应单元(1)、臭氧发生器(2)以及吸附反应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污水进水管为一带有第一三通切换阀(1-1)的三通进水管(1-2),且设置电絮凝反应单元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器(2)设置于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1)的出水侧上方,且臭氧进入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电絮凝反应单元的阳极(1-3)为水平旋转螺旋形铁电极,阴极(1-4)为棒状铁电极,所述阳极(1-3)绕所述阴极(1-4)进行旋转缠绕,并且所述阳极(1-3)与阴极(1-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阳极(1-3)与阴极(1-4)的另一端以单极模式连接外部直流供电电源(4);所述吸附反应单元(3)内设置有吸附介质(3-1),所述吸附反应单元(3)设置有出水口(3-2)以及与所述出水口(3-2)相连的带有第二三通切换阀(3-3)的三通出水管(3-4),所述三通出水管(3-4)的一端与所述三通进水管(1-2)相连接,且所述三通出水管(3-4)与所述三通进水管(1-2)之间设置有蠕动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传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传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