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480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安装有顶壳,所述底壳的左侧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壳的下环面后侧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线孔,所述底壳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垫片,所述底壳的内下壁面上右侧处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该电梯内的感应装置,采用声音数据采集分析及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并结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技术来检测人体,既解决了摄像头设备及管理成本太高的问题,而且相对于红外检测装置来说,大大降低了单一判断条件容易被环境影响从而出现误判断的概率,对于有人员被困电梯内能够快速识别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高电梯安全性。

A kind of induction device in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主要基于声音数据采集分析及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并结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技术来检测人体。现有电梯监测装置常用摄像头,但是需要值班人员定期查看,不利于自动化管理且浪费人力资源,增加设备及管理成本;另外还有红外检测装置,虽然减少了成本,但是对于大型宠物等容易做出误判断,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夏天高温期间对于人员被困电梯的情况无法做出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安装有顶壳,所述底壳的左侧处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右侧处安装有第一卡勾,所述底壳的下环面后侧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线孔,所述底壳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垫片,所述底壳的内下壁面上右侧处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片,所述底壳的右侧处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勾,所述豁口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卡勾的右侧处安装有挡片,所述顶壳的下左侧壁面上安装有第一卡环,所述顶壳的下右侧壁面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环,所述顶壳上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顶壳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安装有硅胶片,所述底壳内且位于两对所述垫片上安装有内感应装置;所述内感应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红外热释电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和指示灯模块;所述底壳内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吗,所述红外热释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优选的,若干所述线孔其数量为三个。优选的,两对所述垫片其形状均为“L”形。优选的,若干所述气孔其数量为七个。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梯内的感应装置,采用声音数据采集分析及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并结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技术来检测人体,既解决了摄像头设备及管理成本太高的问题,而且相对于红外检测装置来说,大大降低了单一判断条件容易被环境影响从而出现误判断的概率,对于有人员被困电梯内能够快速识别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高电梯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壳;2、顶壳;3、通槽;4、第一卡勾;5、垫片;6、插片;7、豁口;8、第二卡勾;9、挡片;10、第一卡环;11、第二卡环;12、硅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上安装有顶壳2,所述底壳1的左侧处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右侧处安装有第一卡勾4,所述底壳1的下环面后侧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线孔,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垫片5,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右侧处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片6,所述底壳1的右侧处开设有豁口7,所述豁口7内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勾8,所述豁口7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卡勾的右侧处安装有挡片9,所述顶壳2的下左侧壁面上安装有第一卡环10,所述顶壳2的下右侧壁面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环11,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安装有硅胶片12,所述底壳1内且位于两对所述垫片5上安装有内感应装置,所述内感应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红外热释电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和指示灯模块;所述底壳1内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红外热释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若干所述线孔其数量为三个,两对所述垫片5其形状均为“L”形,若干所述气孔其数量为七个。下列为本案的各组件型号及作用:第一卡勾、第一卡环:顶壳与底壳在扣合以后,第一卡勾会插进第二卡环里,将二者固定,不会分离。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主控模块:为MCU,采用美国微芯(Microchip)科技公司的一款单片机PIC16F1782。声音采集模块:声音采集模块采用东莞博林电子有限公司的BL-MP9767P-44DB。加速度采集模块:为加速度传感器,采用恩智浦半导体(NXP)的MMA8451QT。红外热释电模块:为红外传感器,采用上海尼赛拉传感器有限公司的KP500B-P,处理芯片采用无锡中微爱芯电子有限公司的BISS000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器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采用声音采集模块,通过对收集到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是否为人体,避免误将宠物等能够发出红外线的物体错误判断为人体;(2)本技术采用加速度采集模块,通过对人体进入电梯轿厢内产生的晃动进行分析判断,避免单一条件导致的错误判断;(3)本技术采用红外热释电模块,通过对电梯轿厢内物体的红外信号检测并结合(1)、(2)点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人体,提高该感应装置的可靠性。电源模块为此感应装置提供电源,将此感应装置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当人体进入电梯轿厢内时,走路发出的声音或说话的声音等被声音采集模块采集,将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处理分析;人体进入电梯轿厢内时,电梯会产生晃动,通过加速度采集模块采集此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处理分析;红外热释电模块采集人体红外信号,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分析;主控模块结合三个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将判断结果通过串口通讯模块发送给集中控制部分,达到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安装有顶壳(2),所述底壳(1)的左侧处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右侧处安装有第一卡勾(4),所述底壳(1)的下环面后侧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线孔,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垫片(5),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右侧处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片(6),所述底壳(1)的右侧处开设有豁口(7),所述豁口(7)内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勾(8),所述豁口(7)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卡勾的右侧处安装有挡片(9),所述顶壳(2)的下左侧壁面上安装有第一卡环(10),所述顶壳(2)的下右侧壁面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环(11),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安装有硅胶片(12),所述底壳(1)内且位于两对所述垫片(5)上安装有内感应装置;/n所述内感应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红外热释电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和指示灯模块;/n所述底壳(1)内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红外热释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内的感应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安装有顶壳(2),所述底壳(1)的左侧处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右侧处安装有第一卡勾(4),所述底壳(1)的下环面后侧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线孔,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垫片(5),所述底壳(1)的内下壁面上右侧处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片(6),所述底壳(1)的右侧处开设有豁口(7),所述豁口(7)内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勾(8),所述豁口(7)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卡勾的右侧处安装有挡片(9),所述顶壳(2)的下左侧壁面上安装有第一卡环(10),所述顶壳(2)的下右侧壁面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环(11),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安装有硅胶片(12),所述底壳(1)内且位于两对所述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云龙石靜波孙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蓝光网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