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42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框,主体框的上表面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拉手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筒,盖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主体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主体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筒,对接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条,对接筒的内壁与主体框内壁固定连通,主体框的内壁开设有功能口,两个功能口的内壁均贯穿并延伸至主体框表面。该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通过设置功能口,两个功能口的内壁均设置有引导装置,从而使本装置具有增加了剪切强度、促使入料顺利的特点。

A kind of oblique blade structur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入料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很多物料,这些物料有片状、块状、颗粒状和粉末状等等。其中粉末状物料是比较难处理的一种物料。为了入料的速率均匀,我们常常采用旋转机构入料,这样控制旋转的转速即可控制入料的速率。但粉末状物料中容易出现较大的不规则块状体,现有的旋转机构叶片平整放置,与进料口部位接触面积大,切割力度小,难以对这些较大的不规则块状体进行切割,容易使旋转机构卡死。同时粉末状物料容易出现搭桥现象,造成入料不顺畅。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同时能够解决切割力度小和容易出现搭桥现象的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其具有入料装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框,主体框的上表面铰接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拉手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筒,盖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主体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1)的上表面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3),所述拉手(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筒(4),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5),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6),所述主体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筒(7),所述对接筒(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条(18),所述对接筒(7)的内壁与主体框(1)内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框(1)的内壁开设有功能口,两个所述功能口的内壁均贯穿并延伸至主体框(1)表面,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1)的上表面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3),所述拉手(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筒(4),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5),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6),所述主体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筒(7),所述对接筒(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条(18),所述对接筒(7)的内壁与主体框(1)内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框(1)的内壁开设有功能口,两个所述功能口的内壁均贯穿并延伸至主体框(1)表面,两个所述功能口的内壁均设置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轴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8)的外圈分别与对应功能口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8)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动力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置式叶片结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9)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人杰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杰恩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