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1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包括竖直的下料筒及其顶部固定的漏斗,所述漏斗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圆形槽,每圈所述圆形槽是由若干个圆形槽环形均匀设置而成,所述每个圆形槽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滚动体。本实用通过在漏斗内壁设置带有滚动体的若干圈圆形槽,在矿石进入到漏斗内时会与滚动体接触,矿石接触滚动体会使其在圆形槽滚动,减小矿石与漏斗的摩擦,有效的保证了漏斗使用寿命。

A new receiving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受矿漏斗
本技术涉及冶炼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受矿漏斗。
技术介绍
在钢铁冶炼中需要用到原料矿石进行冶炼,而原料矿石广泛应用皮带运输,皮带给矿都采用给矿器通过受矿漏斗给矿。受矿漏斗垂直安装在运输皮带的上方,皮带运输的物料为大小形状各异的混合物料。由于受矿漏斗长期受到装载机进行装料作业,会造成矿石与漏斗内壁经常冲击摩擦,导致漏斗内壁磨损严重,寿命较短影响送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受矿漏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包括竖直的下料筒及其顶部固定的漏斗,所述漏斗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圆形槽,每圈所述圆形槽是由若干个圆形槽环形均匀设置而成,所述每个圆形槽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滚动体。所述圆形槽的中心距漏斗内壁的内部10mm-15mm。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润滑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漏斗内壁设置带有滚动体的若干圈圆形槽,在矿石进入到漏斗内时会与滚动体接触,矿石接触滚动体会使其在圆形槽滚动,减小矿石与漏斗的摩擦,有效的保证了漏斗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滚动体安装示意图;图中:下料筒1、漏斗2、圆形槽3、滚动体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包括竖直的下料筒1及其顶部固定的漏斗2,所述漏斗2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圆形槽3,每圈所述圆形槽3是由若干个圆形槽3环形均匀设置而成,所述每个圆形槽3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滚动体4。所述圆形槽3的中心距漏斗2内壁的内部10mm-15mm。所述圆形槽3内设置有润滑脂。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装载机将矿石从漏斗2倒进并从下料筒1排出到下部的输送带上进行输送,在矿石进入到漏斗2内时会与滚动体4接触,矿石接触滚动体4会使其在圆形槽3滚动,减小矿石与漏斗2的摩擦,有效的保证了漏斗2使用寿命,通过在圆形槽3内设置润滑脂可以保证滚动体4的使用寿命,由于圆形槽3的中心距漏斗2内壁的内部10mm-15mm,滚动体4安装在圆形槽3内不会脱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包括竖直的下料筒(1)及其顶部固定的漏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圆形槽(3),每圈所述圆形槽(3)是由若干个圆形槽(3)环形均匀设置而成,所述每个圆形槽(3)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滚动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受矿漏斗,包括竖直的下料筒(1)及其顶部固定的漏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圆形槽(3),每圈所述圆形槽(3)是由若干个圆形槽(3)环形均匀设置而成,所述每个圆形槽(3)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滚动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炎
申请(专利权)人: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