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危险废弃物焚烧炉余热锅炉,尤其是一种适用 于热源为含强结焦性黏结灰的气介质的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通常热源为含强结焦性黏结灰的气介质的余热锅炉多采用单烟道或多烟 道布置,烟道内布置对流受热面,强结焦性黏结灰容易在对流受热面上集结, 堵塞烟道。其除尘主要依据烟道内的飞灰自然沉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含强结焦性黏结灰的气介质在换热 烟道内顺畅流通,不堵塞烟道的危险废弃物焚烧炉余热锅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危险废弃物焚烧 炉余热锅炉,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上的锅筒,在锅筒和膜式壁进、出口集箱 之间布置导汽管组和下降管组,所述炉体为全膜式水冷壁结构,前墙膜式壁、 中间膜式壁和后墙膜式壁与顶部膜式壁和两侧墙膜式壁共同构成辐射受热面 烟道,前墙膜式壁上部开有烟气进口,后墙膜式壁上部开有烟气出口,炉体底 部布置有密闭式出灰装置。为了增加辐射受热面,所述中间膜式壁有三个,与前墙膜式壁和后墙膜式 壁构成"W"形辐射受热面烟道;为了提高落灰效果,在两侧墙膜式壁上布置 有多个吹灰器;所述密闭式出灰装置为螺旋出渣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危险废弃物焚烧炉余热锅炉,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上的锅筒,在锅筒和膜式壁进、出口集箱之间布置导汽管组和下降管组,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为全膜式水冷壁结构,前墙膜式壁、中间膜式壁和后墙膜式壁与顶部膜式壁和两侧墙膜式壁共同构成辐射受热面烟道,前墙膜式壁上部开有烟气进口,后墙膜式壁上部开有烟气出口,炉体底部布置有密闭式出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白林波,白周方,王建峰,谢向春,海彦生,杨忠芹,李盘威,王俊理,陈瑞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