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包括一充气骨架,该充气骨架包括若干中空的横梁和纵梁,该横梁和纵梁交错设置且相互连通,在该充气骨架上设置有充排气阀,且在该充气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可吸附在汽车顶部的吸附件;一篷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充气骨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在使用时,用充气泵通过充排气阀向充气骨架内部通入空气,使得充气骨架膨胀以具备支撑作用,篷布在膨胀起来的充气骨架作用下展开,然后利用吸附件将晴雨篷安装在车顶,即可起到遮挡作用;在使用完毕后,打开充排气阀放气,即可对晴雨篷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式汽车晴雨篷为顶置式,适用于小空间的停车位,且其重量很轻,不会对车顶造成损伤。
A kind of inflatable car can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
本技术涉及汽车晴雨篷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人们普遍使用的汽车晴雨篷一般为落地式的,这种车篷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无法满足小空间停车位的使用需求;而且这种落地式晴雨篷通常采用钢骨架制成,其重量较大,一个人单独进行收展移动操作非常困难;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放于车顶的顶置式晴雨篷,但这种车棚也都是钢、塑结构,相当沉重,安装时容易碰伤车顶,而且只有一个支撑点,支撑结构不合理,支撑面积不够理想,因此这类车篷往往篷面比较小,无法做到全面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以降低晴雨篷的重量,且便于收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包括一充气骨架,该充气骨架包括若干中空的横梁和纵梁,该横梁和纵梁交错设置且相互连通,在该充气骨架上设置有充排气阀,且在该充气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可吸附在汽车顶部的吸附件;一篷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充气骨架的顶部。本技术的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在使用时,用充气泵通过充排气阀向充气骨架内部通入空气,使得充气骨架膨胀以具备支撑作用,篷布在膨胀起来的充气骨架作用下展开,然后利用吸附件将晴雨篷安装在车顶,即可起到遮挡作用;在使用完毕后,打开充排气阀放气,即可对晴雨篷进行收纳。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充气式汽车晴雨篷为顶置式,适用于小空间的停车位,且其重量很轻,不会对车顶造成损伤。优选地,若干所述横梁沿所述篷布的长度方向均布,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垂直相交,且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的相交点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之间。采用这种充气骨架结构,可以对篷布的中部和端部均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防止篷布的中部内陷。优选地,所述充气骨架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以匹配车顶的造型,对汽车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优选地,所述吸附件为磁铁,磁铁可以直接吸附在车顶,安装简单,便于操作。优选地,所述纵梁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吸附件。优选地,所述篷布与充气骨架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优选地,所述横梁的外径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使得晴雨篷的外观更加美观,且可以节约原材料,更加经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充气式汽车晴雨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气骨架;2-篷布;3-充排气阀;4-吸附件;11-纵梁;12-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包括充气骨架1和通过超声波焊接在充气骨架1顶部的篷布2,其中,充气骨架1包括沿篷布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纵梁11,和沿篷布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与纵梁11垂直的七根横梁12,且七根横梁12沿篷布2的长度方向均布。上述横梁12和纵梁11均为中空结构,横梁12和纵梁11交错设置且相互连通,在两根纵梁11上均设置有充排气阀3,在使用时,利用充气泵通过充排气阀3向充气骨架1内通入空气,充气骨架1膨胀后,其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弧形,可以匹配车顶的形状。上述纵梁1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可吸附在汽车顶部的吸附件4,本实施例中吸附件4优选为磁铁。上述纵梁11与横梁12的相交点位于横梁12的两端之间,本实施例中,纵梁11与横梁12的交点大致位于横梁12的三等分点上,以对篷布2进行有效的支撑,防止篷布2局部塌陷。此外,上述横梁12的外径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使得晴雨篷的外观更加美观,且可以节约原材料。在使用时,将充气膨胀的晴雨篷置于车顶,并通过吸附件4吸附固定在车顶部,以对汽车进行保护,在使用完毕时,将晴雨篷取下,并打开充排气阀3,对充气骨架1进行放气操作,放气后的晴雨篷占地面积小,可以收纳在后备箱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磁铁吸附件4与充气骨架1之间可以通过胶接,而充排气阀3为现有的气囊充排气结构,具体可以参考公告号为CN2284739和CN2678355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充排气阀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充气骨架,该充气骨架包括若干中空的横梁和纵梁,该横梁和纵梁交错设置且相互连通,在该充气骨架上设置有充排气阀,且在该充气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可吸附在汽车顶部的吸附件;/n一篷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充气骨架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充气骨架,该充气骨架包括若干中空的横梁和纵梁,该横梁和纵梁交错设置且相互连通,在该充气骨架上设置有充排气阀,且在该充气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可吸附在汽车顶部的吸附件;
一篷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充气骨架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横梁沿所述篷布的长度方向均布,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垂直相交,且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的相交点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晴雨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津坪,
申请(专利权)人:黄津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