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962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机体、外壳、储液罐、膨胀节、换热箱和压缩机,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两端伸出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底端设置有风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制冷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填料腔,所述填料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冷凝管进液口处通过导管与膨胀节连接,所述膨胀节通过导管与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通过导管与外壳内部制冷腔内部,所述制冷腔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一端通过导管与冷凝管出液口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料腔内部的干燥剂可以对外壳内部及驱动电机周围的空气进行干燥,保持外壳内部的干燥性,在温度变化时,不会有水蒸气凝结。

A cooling device for driving motor of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温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驱动电机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去将会造成温度堆积发生危险,驱动电机在制冷时,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制冷时产生的温度差将会造成水分冷却凝结成水,附着在驱动电机上侧,水分将会影响驱动电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以解决驱动电机在制冷时,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制冷时产生的温度差将会将会造成水分冷却凝结成水,附着在驱动电机上侧,水分将会影响驱动电机的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机体、外壳、储液罐、膨胀节、换热箱和压缩机,所述外壳、储液罐、膨胀节、换热箱和压缩机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体上侧位置,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通过固定扣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机体(5)、外壳(1)、储液罐(2)、膨胀节(3)、换热箱(4)和压缩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储液罐(2)、膨胀节(3)、换热箱(4)和压缩机(6)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体(5)上侧位置,所述换热箱(4)内部设置有冷凝管(14),所述冷凝管(14)通过固定扣安装在换热箱(4)内部,所述冷凝管(14)两端伸出换热箱(4),所述换热箱(4)底端设置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4)底端,所述换热箱(4)底端出风口伸出机体(5)外侧,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制冷腔(16),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填料腔(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机体(5)、外壳(1)、储液罐(2)、膨胀节(3)、换热箱(4)和压缩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储液罐(2)、膨胀节(3)、换热箱(4)和压缩机(6)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体(5)上侧位置,所述换热箱(4)内部设置有冷凝管(14),所述冷凝管(14)通过固定扣安装在换热箱(4)内部,所述冷凝管(14)两端伸出换热箱(4),所述换热箱(4)底端设置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4)底端,所述换热箱(4)底端出风口伸出机体(5)外侧,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制冷腔(16),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填料腔(8),所述填料腔(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冷凝管(14)进液口处通过导管(10)与膨胀节(3)连接,所述膨胀节(3)通过导管(10)与储液罐(2)连接,所述储液罐(2)通过导管(10)与外壳(1)内部制冷腔(16)内部,所述制冷腔(16)另一端通过导管(10)与压缩机(6)连接,所述压缩机(6)一端通过导管(10)与冷凝管(14)出液口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生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