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1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包括定位圈、浇口套、定模座板、定模板、凹模、凸模、动模板、支承板、垫块、动模座板、推板、顶针固定板、顶针、顶针复位杆、复位弹簧、拉料杆,凹模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条分流道和两个型腔,分流道外端与型腔之间通过侧浇口进行连通,所述侧浇口两侧各设有一个自动剪胶装置,自动剪胶装置安装在凸模上的收容槽内,所述自动剪胶装置包括切断刀、压板、滑块、导杆、蓄力弹簧、转动架和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分模时对侧浇口进行自动切断,减小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An injection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侧浇口,又叫边缘浇口,矩形浇口,是浇口种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因而又称普通浇口,其截面形状一般加工成矩形,故又称矩形浇口。侧浇口相比于点浇口来说,侧浇口截面形状简单,加工方便,能对浇口尺寸进行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小,能够简化模具的结构,减少浇注系统的浪费,还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和充模需要,灵活地选择浇口位置,如框形或环形塑件,其浇口可设在外侧,也可设在内侧,因此,侧浇口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多用于中小型塑件的浇注成型,但是点浇口在开模后点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而侧浇口需要人工用剪钳进行减断,十分费力且人工成本高,工人长时间作业后,手部会酸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可以在分模时对侧浇口进行自动切断,减小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包括定位圈、浇口套、定模座板、定模板、凹模、凸模、动模板、支承板、垫块、动模座板、推板、顶针固定板、顶针、顶针复位杆、复位弹簧、拉料杆,所述定模座板上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内装有浇口套,定模座板下面固定有定模板,定模板下侧开有定模模框,定模模框内镶有凹模,所述浇口套下端延伸到凹模下表面,凹模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条分流道和两个型腔,所述分流道内端与浇口套内的主流道连通,分流道外端与型腔之间通过侧浇口进行连通,所述动模板上侧开有动模模框,动模模框上镶有凸模,凸模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型芯,型芯与型腔配合,所述动模板下面固定有支承板,支承板下方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垫块,两个垫块中间设有推板,推板上面固定连接有顶针固定板,顶针固定板上固定有若干根顶针、四根顶针复位杆和一根拉料杆,四根顶针复位杆位于顶针固定板的四角,顶针复位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顶针复位杆上端延伸到模具的分型面,所述拉料杆位于顶针固定板的中心位置,拉料杆上端延伸到凸模上表面的冷料穴里,冷料穴位于主流道下方,所述顶针上端延伸到凸模上表面,顶针分布在型芯与分流道下方,所述垫块下面固定连接动模座板,动模座板上开设有顶杆孔,所述侧浇口两侧各设有一个自动剪胶装置,自动剪胶装置安装在凸模上的收容槽内,所述自动剪胶装置包括切断刀、压板、滑块、导杆、蓄力弹簧、转动架和拉绳,所述切断刀一端设有剪切刃,另一端固定有压板,压板位于收容槽内,压板与收容槽内壁之间设有切刀复位弹簧,所述切断刀放置在刀片活动槽内,刀片活动槽两端分别连接收容槽和侧浇口,所述收容槽底部设有导杆,导杆上安装有蓄力弹簧和用来敲击压板的滑块,所述收容槽顶部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包括两根转杆和一根拉杆,两根转杆下端分别铰接在收容槽两侧的内壁上,两根转杆上部之间固定有拉杆,拉杆连接拉绳,拉绳连接滑块。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刀片活动槽由上活动槽和下活动槽组成,所述上活动槽开设在凹模上,剪切刃位于上活动槽内,上活动槽内端与侧浇口侧壁连通,上活动槽外端位于收容槽上方,所述下活动槽开设在凸模上,下活动槽内端不与侧浇口连通,下活动槽外端连通收容槽,刀片活动槽一端不全部与侧浇口连通,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熔融的塑料填充到刀片活动槽的体积,减小剪切阻力,下活动槽作为切断刀的滑槽,使切断刀可以直线方向运动对侧浇口进行切断。进一步完善,所述下活动槽为阶梯形,切断刀下侧对应做成阶梯形,提高切断刀刚性,不容易被折断。进一步完善,两根所述转杆上端之间设有一个联动杆,联动杆上固定有滚子,滚子可以辅助转杆偏转,代替转杆上端与凹模面接触,减小摩擦力,避免凹模面磨损。进一步完善,所述导杆左端设有导杆座,导杆座上设有两个沉孔,沉孔内设有沉头螺钉,沉头螺钉与收容槽底面的螺孔进行连接,所述导杆右端插接收容槽内壁的杆孔,杆孔位于刀片活动槽下方,导杆座和杆孔的设置方便了导杆的拆装更换。进一步完善,所述拉绳至少有两根,拉绳与滑块、拉绳与拉杆之间通过栓绳环进行连接。栓绳环方便了拉绳的连接和更换,而且对拉绳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拉绳滑移。进一步完善,所述收容槽前后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凹口,凹口内嵌有凸起用来卡住压板的限位块,限位块可以确保切断刀复位时的距离,避免切断刀复位时距离太大造成熔融的塑料过多填充到刀片活动槽,造成溢胶现象,导致剪切阻力增大。进一步完善,所述顶针在每个型芯上至少设置四根,顶针在每条分流道下面至少设置一根。进一步完善,所述剪切刃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这样剪切刃两边会有微量填充塑料,形成V形槽,剪切刃可以更容易的切入侧浇口侧壁,不容易发生偏移。进一步完善,所述收容槽上设有两个弹簧安装凹口,两个弹簧安装凹口对称分布在刀片活动槽两侧,弹簧安装凹口内放置切刀复位弹簧。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方向分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自动剪胶装置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4中切断复位弹簧和限位块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3中自动剪胶装置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圈,2、浇口套,3、定模座板,4、定模板,5、凹模,6、凸模,7、动模板,8、支承板,9、垫块,10、动模座板,11、推板,12、顶针固定板,13、顶针,14、顶针复位杆,15、复位弹簧,16、拉料杆,17、定模模框,18、分流道,19、型腔,20、主流道,21、侧浇口,22、动模模框,23、型芯,24、分型面,25、冷料穴,26、顶杆孔,27、自动剪胶装置,28、收容槽,29、切断刀,30、压板,31、滑块,32、导杆,33、蓄力弹簧,34、转动架,35、拉绳,36、剪切刃,37、切刀复位弹簧,38、刀片活动槽,39、转杆,40、拉杆,41、上活动槽,42、下活动槽,43、联动杆,44、滚子,45、导杆座,46、沉孔,47、弹簧安装凹口,48、沉头螺钉,49、螺孔,50、杆孔,51、栓绳环,52、凹口,53、限位块,54、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包括定位圈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板4、凹模5、凸模6、动模板7、支承板8、垫块9、动模座板10、推板11、顶针固定板12、顶针13、顶针复位杆14、复位弹簧15、拉料杆16,所述定模座板3上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圈1,定位圈1内装有浇口套2,定模座板3下面固定有定模板4,定模板4下侧开有定模模框17,定模模框17内镶有凹模5,所述浇口套2下端延伸到凹模5下表面,凹模5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条分流道18和两个型腔19,所述分流道18内端与浇口套2内的主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定位圈(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板(4)、凹模(5)、凸模(6)、动模板(7)、支承板(8)、垫块(9)、动模座板(10)、推板(11)、顶针固定板(12)、顶针(13)、顶针复位杆(14)、复位弹簧(15)、拉料杆(16),所述定模座板(3)上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圈(1),定位圈(1)内装有浇口套(2),定模座板(3)下面固定有定模板(4),定模板(4)下侧开有定模模框(17),定模模框(17)内镶有凹模(5),所述浇口套(2)下端延伸到凹模(5)下表面,凹模(5)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条分流道(18)和两个型腔(19),所述分流道(18)内端与浇口套(2)内的主流道(20)连通,分流道(18)外端与型腔(19)之间通过侧浇口(21)进行连通,所述动模板(7)上侧开有动模模框(22),动模模框(22)上镶有凸模(6),凸模(6)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型芯(23),型芯(23)与型腔(19)配合,所述动模板下面固定有支承板(8),支承板(8)下方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垫块(9),两个垫块(9)中间设有推板(11),推板(11)上面固定连接有顶针固定板(12),顶针固定板(12)上固定有若干根顶针(13)、四根顶针复位杆(14)和一根拉料杆(16),四根顶针复位杆(14)位于顶针固定板(12)的四角,顶针复位杆(14)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5),顶针复位杆(14)上端延伸到模具的分型面(24),所述拉料杆(16)位于顶针固定板(12)的中心位置,拉料杆(16)上端延伸到凸模(6)上表面的冷料穴(25)里,冷料穴(25)位于主流道(20)下方,所述顶针(13)上端延伸到凸模(6)上表面,顶针(13)分布在型芯(23)与分流道(18)下方,所述垫块(9)下面固定连接动模座板(10),动模座板(10)上开设有顶杆孔(26),所述侧浇口(21)两侧各设有一个自动剪胶装置(27),自动剪胶装置(27)安装在凸模(6)上的收容槽(28)内,所述自动剪胶装置(27)包括切断刀(29)、压板(30)、滑块(31)、导杆(32)、蓄力弹簧(33)、转动架(34)和拉绳(35),所述切断刀(29)一端设有剪切刃(36),另一端固定有压板(30),压板(30)位于收容槽(28)内,压板(30)与收容槽(28)内壁之间设有切刀复位弹簧(37),所述切断刀(29)放置在刀片活动槽(38)内,刀片活动槽(38)两端分别连接收容槽(28)和侧浇口(21),所述收容槽(28)底部设有导杆(32),导杆(32)上安装有蓄力弹簧(33)和用来敲击压板的滑块(31),所述收容槽(28)顶部安装有转动架(34),转动架(34)包括两根转杆(39)和一根拉杆(40),两根转杆(39)下端分别铰接在收容槽(28)两侧的内壁上,两根转杆(39)上部之间固定有拉杆(40),拉杆(40)连接拉绳(35),拉绳(35)连接滑块(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冲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定位圈(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板(4)、凹模(5)、凸模(6)、动模板(7)、支承板(8)、垫块(9)、动模座板(10)、推板(11)、顶针固定板(12)、顶针(13)、顶针复位杆(14)、复位弹簧(15)、拉料杆(16),所述定模座板(3)上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圈(1),定位圈(1)内装有浇口套(2),定模座板(3)下面固定有定模板(4),定模板(4)下侧开有定模模框(17),定模模框(17)内镶有凹模(5),所述浇口套(2)下端延伸到凹模(5)下表面,凹模(5)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条分流道(18)和两个型腔(19),所述分流道(18)内端与浇口套(2)内的主流道(20)连通,分流道(18)外端与型腔(19)之间通过侧浇口(21)进行连通,所述动模板(7)上侧开有动模模框(22),动模模框(22)上镶有凸模(6),凸模(6)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型芯(23),型芯(23)与型腔(19)配合,所述动模板下面固定有支承板(8),支承板(8)下方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垫块(9),两个垫块(9)中间设有推板(11),推板(11)上面固定连接有顶针固定板(12),顶针固定板(12)上固定有若干根顶针(13)、四根顶针复位杆(14)和一根拉料杆(16),四根顶针复位杆(14)位于顶针固定板(12)的四角,顶针复位杆(14)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5),顶针复位杆(14)上端延伸到模具的分型面(24),所述拉料杆(16)位于顶针固定板(12)的中心位置,拉料杆(16)上端延伸到凸模(6)上表面的冷料穴(25)里,冷料穴(25)位于主流道(20)下方,所述顶针(13)上端延伸到凸模(6)上表面,顶针(13)分布在型芯(23)与分流道(18)下方,所述垫块(9)下面固定连接动模座板(10),动模座板(10)上开设有顶杆孔(26),所述侧浇口(21)两侧各设有一个自动剪胶装置(27),自动剪胶装置(27)安装在凸模(6)上的收容槽(28)内,所述自动剪胶装置(27)包括切断刀(29)、压板(30)、滑块(31)、导杆(32)、蓄力弹簧(33)、转动架(34)和拉绳(35),所述切断刀(29)一端设有剪切刃(36),另一端固定有压板(30),压板(30)位于收容槽(28)内,压板(30)与收容槽(28)内壁之间设有切刀复位弹簧(37),所述切断刀(29)放置在刀片活动槽(38)内,刀片活动槽(38)两端分别连接收容槽(28)和侧浇口(21),所述收容槽(28)底部设有导杆(32),导杆(32)上安装有蓄力弹簧(33)和用来敲击压板的滑块(31),所述收容槽(28)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菊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汉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