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9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包括两个木板,两个所述木板的内侧均开设有相适配的斜面,且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两个所述木板通过斜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木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榫卯机构,所述榫卯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槽,T形槽、第二矩形槽、卡块和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槽开设在两个所述木板的内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T形槽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且第二矩形槽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卡块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前后两侧的T形槽相适配插接。该木板修复拼装结构,提高了木板修复拼装后的质量,可避免木板拼装后的缝隙发生变化,提升了家装的美观效果。

A repai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of woo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木板加工
,具体为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
技术介绍
木板就是采用完整的木材制成的木板材,这些板材坚固耐用、纹路自然,是装修中优中之选,此类板材造价高,木板一般按照板材实质名称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规格,木板是家装中经常使用的材料,选购木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它的纹路,纹路清晰,最好不要有断纹,木板在家装使用时经常会进行修复拼装,现有的拼装方式是通过在木板背面斜向打入螺丝孔,通过螺丝来使两块木板拼合在一起,但有金属件打入木材体内,容易使木材发生开裂,木材变形无约束力,从而降低了木板修复拼装的质量,导致拼装后的缝隙发生变化,影响了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包括两个木板,两个所述木板的内侧均开设有相适配的斜面,且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两个所述木板通过斜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木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榫卯机构;所述榫卯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槽,T形槽、第二矩形槽、卡块和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槽开设在两个所述木板的内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T形槽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且第二矩形槽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卡块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前后两侧的T形槽相适配插接,所述卡块的外侧延伸出T形槽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前后两侧的矩形槽相适配插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腔深度为0.2CM。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工”字形。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内侧与T形槽的内腔内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外侧与两个所述木板的外侧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矩形板的内侧与第一矩形槽的内腔内侧之间的间距为0.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木板修复拼装结构,通过开设有斜面可增大两个木板的胶合面积,通过榫卯机构可加强两个木板之间的牢固性,通过矩形板、第一矩形槽、卡块和第二矩形槽的配合可避免胶水向外侧溢出,使胶水能够充分的附着在矩形板与第一矩形槽之间的缝隙处,加强了胶水的粘合效果,从而提高了木板修复拼装后的质量,可避免木板拼装后的缝隙发生变化,提升了家装的美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木板,2、斜面,3、第一矩形槽,4、T形槽,5、第二矩形槽,6、卡块,7、矩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包括两个木板1,两个木板1的内侧均开设有相适配的斜面2,且斜面2的倾斜角度为45度,将胶水涂抹在两个木板1的斜面上,可增大两个木板1之间的胶合面积,两个木板1通过斜面2相接触,两个木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榫卯机构;榫卯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槽3,T形槽4、第二矩形槽5、卡块6和矩形板7;第一矩形槽3开设在两个木板1的内侧中心位置,第一矩形槽3的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T形槽4,且T形槽4的内侧为贯通状,当两个木板1相适配接触时,位于两个木板1上的T形槽能够组成“工”字形槽,T形槽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5,且第二矩形槽5的内侧为贯通状,第二矩形槽5可用于收集被卡块6挤出的胶水,并且能够将卡块6的后侧与第二矩形槽5的内腔后侧粘合在一起,卡块6与位于两个木板1前后两侧的T形槽4相适配插接,卡块6的外侧延伸出T形槽4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矩形板7,矩形板7与位于两个木板1前后两侧的矩形槽3相适配插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矩形槽5的内腔深度为0.2CM,以满足多余的胶水能够流入进第二矩形槽5内。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块6的形状为“工”字形,可避免卡块6与T形槽4的内腔发生脱离,可加强两个木板1之间的牢固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块6的内侧与T形槽4的内腔内侧相接触,以确保矩形板7的位置,便于将矩形板7的外侧与两个木板1的外侧位于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矩形板7的外侧与两个木板1的外侧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矩形板7的内侧与第一矩形槽3的内腔内侧之间的间距为0.2CM,当矩形板7插入进第一矩形槽3内时,第一矩形槽3内多余的胶水在矩形板7的推动下可进入矩形板7的后侧与第一矩形槽3的内腔后侧之间的间隙处,并且可使胶水对矩形板7进行更牢固的粘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在进行木板修复拼装时,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两个木板1的斜面上,并在第一矩形槽3和T形槽4的内腔均匀的涂抹胶水,将两个木板1一前一后放置,使其两个斜面相互摩擦重合在一起,从而可完成对两个木板1的拼接,使胶水将两个木板1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被挤出的胶水可流入进第一矩形槽3和T形槽4内,通过推动矩形板7使卡块6插入进T形槽4内,在卡块6的推动下可使T形槽4内多余的胶水流入进第二矩形槽5内,可使胶水对卡块6进行有效的粘接,当卡块6的内侧与T形槽4的内腔内侧接触时,矩形板7可完全插入进第一矩形槽3内,并使矩形板7的外侧与木板1的外侧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矩形槽3内多余的胶水在矩形板7的推动下可进入矩形板7的后侧与第一矩形槽3的内腔后侧之间的间隙处,并且可使胶水对矩形板7进行更牢固的粘接,增大了胶合的面积,提高了接合强度,有利于广泛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端”、“底端”、“左侧”、“右侧”、“前侧”、“后侧”、“外壁”、“内腔”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插接”、“固定安装”、“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包括两个木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木板(1)的内侧均开设有相适配的斜面(2),且斜面(2)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两个所述木板(1)通过斜面(2)相接触,两个所述木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榫卯机构;/n所述榫卯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槽(3),T形槽(4)、第二矩形槽(5)、卡块(6)和矩形板(7);/n所述第一矩形槽(3)开设在两个所述木板(1)的内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矩形槽(3)的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T形槽(4),且T形槽(4)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T形槽(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5),且第二矩形槽(5)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卡块(6)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1)前后两侧的T形槽(4)相适配插接,所述卡块(6)的外侧延伸出T形槽(4)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矩形板(7),所述矩形板(7)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1)前后两侧的矩形槽(3)相适配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板修复拼装结构,包括两个木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木板(1)的内侧均开设有相适配的斜面(2),且斜面(2)的倾斜角度为45度,两个所述木板(1)通过斜面(2)相接触,两个所述木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榫卯机构;
所述榫卯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槽(3),T形槽(4)、第二矩形槽(5)、卡块(6)和矩形板(7);
所述第一矩形槽(3)开设在两个所述木板(1)的内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矩形槽(3)的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T形槽(4),且T形槽(4)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T形槽(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5),且第二矩形槽(5)的内侧为贯通状,所述卡块(6)与位于两个所述木板(1)前后两侧的T形槽(4)相适配插接,所述卡块(6)的外侧延伸出T形槽(4)的内腔并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梁尚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