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8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包括升降组件、上刀模和下刀模,所述升降组件与上刀模固定连接,所述上刀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柱,所述下刀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导柱相匹配的两个导套,所述下刀模上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防倾斜机构的支撑端与导套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下刀模远离导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内设有用于导套润滑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与导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倾斜机构、循环机构、按压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导套的固定夹持,还可以循环利用润滑油来减少导套与导柱相连接的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精度。

A mode closing guide device for photoelectric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模导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刀模用合模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模切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不干胶、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导柱是用于模具中与导套组合使用确保模具以精准的定位进行活动引导模具行程的导向元件。现有的导向装置中导柱和导套分别安装在了上刀模与下刀模上,上刀模和下刀模在合模的时候,导套受力会产生倾斜偏移,从而导致合模精度偏差,影响成品品质,而且导柱与导套在工作过程会出现磨损,也会造成偏差,影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导柱导套的磨损而造成的偏差,以及导套受力倾斜而造成的偏差,而提供一种光电刀模用合模导向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导套倾斜,还能减少对导套与导柱工作过程造成的磨损,提高合模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包括升降组件、上刀模和下刀模,所述升降组件与上刀模固定连接,所述上刀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柱,所述下刀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导柱相匹配的两个导套,所述下刀模上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防倾斜机构的支撑端与导套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下刀模远离导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内设有用于导套润滑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与导柱固定连接,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产生偏差,提升导向装置的精度,进一步提升合模产品的品质。优选地,所述防倾斜机构包括设于下刀模上端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同一根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贯穿滑槽的侧壁设置,,两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导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支撑板,两个所述T型支撑板均与导套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需要说的是,设置防倾斜机构是为了对导套进行固定夹持,防止导套与导柱相连接的过程中导套产生偏移,影响导向精度。优选地,所述双向螺纹杆位于滑槽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与油箱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油口内安装有第一压力单向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导套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油箱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侧壁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油口内安装有第二压力单向阀门,设置循环机构是将润滑油重复循环利用,持续的对导套与导柱的连接部位进行润滑,减少磨损。优选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与油箱滑动密封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与油箱的顶面滑动连接设置,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导柱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按压组件是利用升降组件的往复运动进行对导套的持续性提供润滑油,保证导套与导柱的每次连接都可同步进行润滑。优选地,所述导套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油箱的顶面设有通孔,所述竖杆贯穿通孔设置并延伸至油箱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对下刀模上的导套的固定,避免在合模的过程中导套受力偏移,而且能够减少导套与导柱连接过程中产生的磨损,进而减少偏差,提升产品品质。2.本技术方案通过防倾斜机构的设置,通过双向螺纹杆带动滑块,进一步的带动固定块上的T型支撑板对导套进行固定夹持,防止导套与导柱在连接的过程中,导套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偏差,影响合模导向。3.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实现了对双向螺纹杆的驱动,而且双向螺纹杆具有自锁性,停止扭转把手即可固定,保证了T型支撑板固定夹持导套的稳定性。4.本技术方案通过循环机构实现了油箱中润滑油的循环使用,进而保证每一次导套与导柱相连接的过程中都有润滑油进行润滑减少二者相连接时的摩擦力,循环利用润滑油避免了浪费,提升了工作效率。5.本技术方案通过按压组件实现了对导套与导柱每次相连接的过程中的持续性供油,而且利用升降组件的运动,通过按压压板对导套进行同步供油,减少导套导柱连接时的摩擦,减少磨损。6.本技术方案通过环形空腔的设置,实现了将导柱与导柱的滑动连接中持续提供润滑,减少了摩擦力和二者连接时的损耗,延长导套导柱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为本技术的一种光电刀模用合模导向装置的正面透视图;附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升降组件;2、上刀模;3、下刀模;4、导柱;5、固定块;6、导套;7、油箱;8、滑槽;9、滑块;10、双向螺纹杆;11、T型支撑板;12、把手;13、第一连接管;14、第一压力单向阀门;15、第二连接管;16、第二压力单向阀门;17、压板;18、竖杆;19、横板;20、环形空腔;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3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上刀模2和下刀模3,升降组件1与上刀模2固定连接,其中升降组件为现有技术,用来对上刀模2进行升降,上刀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柱4,下刀模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导柱4相匹配的两个导套6,下刀模3上设有防倾斜机构,防倾斜机构的支撑端与导套6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下刀模3远离导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7,设置油箱7用来对导套6提供润滑油,用来减少导套6与导套4连接时的摩擦,油箱7内设有用于导套6润滑的循环机构,循环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的一端与导柱4固定连接。其中,防倾斜机构包括设于下刀模3上端的滑槽8,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两块滑块9,滑槽8对滑块9的运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两块滑块9上螺纹连接有同一根双向螺纹杆10,双向螺纹杆10的一端转动贯穿滑槽8的侧壁设置,双向螺纹杆10位于滑槽8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2,设置把手12用来驱动双向螺纹杆12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滑块9的运动,两块滑块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靠近导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支撑板11,需要注意的是,T型支撑板11的高度与导套6的高度相同且支撑板11的支撑面为弧形设置,两个T型支撑板11均与导套6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其中,循环机构包括与油箱7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3的出油口内安装有第一压力单向阀门14,第一连接管13与导套6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导套6内设有环形空腔20,所述环形空腔20与第一连接管13之间连通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环形空腔20的一段连通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润滑油从环形空腔20内通过安装孔流入至导套6的侧壁上,从而为导套6与导柱4的连接提供润滑,油箱7远离第一连接管13的侧壁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5的进油口内安装有第二压力单向阀门16,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连接管13与第二连接管15的位置处于油箱7相对设置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上刀模(2)和下刀模(3),所述升降组件(1)与上刀模(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柱(4),所述下刀模(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导柱(4)相匹配的两个导套(6),所述下刀模(3)上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防倾斜机构的支撑端与导套(6)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下刀模(3)远离导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7),所述油箱(7)内设有用于导套(6)润滑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与导柱(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上刀模(2)和下刀模(3),所述升降组件(1)与上刀模(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块导柱(4),所述下刀模(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导柱(4)相匹配的两个导套(6),所述下刀模(3)上设有防倾斜机构,所述防倾斜机构的支撑端与导套(6)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所述下刀模(3)远离导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7),所述油箱(7)内设有用于导套(6)润滑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与导柱(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机构包括设于下刀模(3)上端的滑槽(8),所述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两块滑块(9),两块所述滑块(9)上螺纹连接有同一根双向螺纹杆(10),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一端转动贯穿滑槽(8)的侧壁设置,两块所述滑块(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靠近导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支撑板(11),两个所述T型支撑板(11)均与导套(6)的外侧壁相抵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模用合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普尔菲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