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7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连接头,连接头的一侧为插接端,连接头的另一侧为接线端,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围合成可供线缆穿入的线缆口,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加强护套半环,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加强护套半环,下加强护套半环上设置有螺旋软护套,螺旋软护套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螺旋软护套与第一套环,对线缆能够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大大的改善了线缆与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的磨损情况,并且避免了线缆在与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的连接处发生弯折,杜绝了线缆由于磨损、弯折等因素所导致的局部裂开的可能,大大的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An aviation joint with protecti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
本技术涉及送丝机航空接头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
技术介绍
对于送丝机来说,航空接头是必不可少的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现有的航空接头的结构如图1-3所示,其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与连接头1-3,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螺栓1-4、螺母1-5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头1-3的一侧为插接端1-3a,连接头1-3的另一端为接线端1-3b,连接头1-3的接线端1-3b卡接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围合成的腔室内,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在远离连接头1-3的一侧形成线缆口1-6,送丝机上引出的线缆穿过线缆口1-6之后与接线端1-3b进行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航空接头频繁活动,所以导致线缆与上壳体1-1以及下壳体1-2之间会频繁的进行摩擦、弯折,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一般10天左右线缆在与上壳体1-1以及下壳体1-2对应的位置就会发生外皮裂开的情况,减少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存在漏电的风险,需要停机后,拆开航空接头进行线缆的更换,不仅耽误工时,费力费力,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连接头,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一侧为插接端,连接头的另一侧为接线端,其中接线端通过卡接结构卡接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端,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围合成可供线缆穿入的线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围绕所述上线缆槽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上加强护套半环,所述下壳体上围绕所述下线缆槽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下加强护套半环,所述下加强护套半环上沿着线缆口的轴向向外延伸设置有螺旋软护套,螺旋软护套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螺旋软护套、第一套环以及线缆口三者的内径相同,所述上加强护套半环的内侧配合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连接头,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一侧为插接端,连接头的另一侧为接线端,其中接线端通过卡接结构卡接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端,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上线缆槽与下线缆槽围合成可供线缆穿入的线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围绕所述上线缆槽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上加强护套半环,所述下壳体上围绕所述下线缆槽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下加强护套半环,所述下加强护套半环上沿着线缆口的轴向向外延伸设置有螺旋软护套,螺旋软护套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螺旋软护套、第一套环以及线缆口三者的内径相同,所述上加强护套半环的内侧配合所述螺旋软护套设置有让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航空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上加强护套半环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恒拓开源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