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由于空气层的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较一般介质都低,是一种良好的射频传输介质,同时空气层能有效的降低了折弯时单层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性能,以满足射频架构在折叠设备上的应用及布局。
A high flex resistant RF banded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
本技术涉及传输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屏幕的大屏化发展与折叠屏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终端设备开始使用折叠屏幕,比如折叠手机、折叠平板电脑或折叠手表等。但传统的射频带状传输线无法达到折叠10万次或20万次的使用要求,因此折叠设备无法用传统的射频带状线来连接折叠部位,从而限制了射频架构在折叠设备上的应用及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以克服了现有射频带状传输线折弯性能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任意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均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进一步地,还包括射频信号层,所述射频信号层位于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所述第一基材层的第一空气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内,所述第二基材层上的第二空气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内。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接地层以及下接地层,所述上接地层位于第一基材层上远离第二基材层的一侧,所述下接地层位于第二基材层上远离第一基材层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由于空气层的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较一般介质都低,是一种良好的射频传输介质,同时空气层能有效的降低了折弯时单层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性能,以满足射频架构在折叠设备上的应用及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非折弯区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折弯区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折弯区上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现有射频带状传输线的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1、上接地层;2、第一基材层;3、第一空气层;4、射频信号层;5、第二基材层;6、第二空气层;7、下接地层;8、折弯区;9、非折弯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由于空气层的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较一般介质都低,是一种良好的射频传输介质,同时空气层能有效的降低了折弯时单层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性能,以满足射频架构在折叠设备上的应用及布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任意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从上述描述可知,提供一种较佳技术方案,若单侧的空气层就能满足折弯需求,则设置单侧的空气层能降低加工难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均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从上述描述可知,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性能与其厚度呈正相关,受其折弯应力的影响,厚度越厚,则折弯性能越差,通过两边都设置有空气层,减少了单层的厚度以及整体的厚度,从而减少折弯时产生的应力,以大大增强了折弯性能;另外,设置2个空气层也能提升带状传射频输线的性能。进一步地,还包括射频信号层,所述射频信号层位于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从上述描述可知,射频信号层位于中间,即位于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以使得射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所述第一基材层的第一空气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内,所述第二基材层上的第二空气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内。从上述描述可知,若空气层与射频信号层直接接触会氧化、腐蚀射频信号层以影响性能且射频信号层上方若没有基材无法释放应力折弯性能变差,影响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接地层以及下接地层,所述上接地层位于第一基材层上远离第二基材层的一侧,所述下接地层位于第二基材层上远离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从上述描述可知,即通过两侧的接地层进行接地。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本实施例适用于需要进行折叠的射频带状传输线上,其中,射频带状传输线应用于折叠设备上。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射频带状传输线在非折弯区9由上往下依次为:上接地层1、第一基材层2、射频信号层4、第二基材层5以及下接地层7。即上接地层1位于第一基材层2上远离第二基材层5的一侧,下接地层7位于第二基材层5上远离第一基材层2的一侧,射频信号层4位于第一基材层2和第二基材层5之间。为了提高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性能,在第一基材层2与第二基材层5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8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基材层2与第二基材层5均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8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其中,第一基材层2上的第一空气层3位于第一基材层2内,第二基材层5上的第二空气层6位于第二基材层5内。如图5是现有的射频带状传输线,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的射频带状传输线来说,将现有的两层基材层变成了四层基材层与两层空气层,减少了单层的厚度,从而减少折弯时产生的应力,以大大增强了折弯性能;同时,也能提升带状传射频输线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为射频传输介质,上接地层1、射频信号层4以及下接地层7均为铜层。在本实施例中,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8上,空气层的厚度与基材层的厚度比例不进行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可。如图3中,第一空气层3的厚度略小于第一基材层2;第二空气层6的厚度比第二基材层5一侧的厚度大,但比两侧的厚度和小。因此,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空气层的厚度。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本实施例适用于需要进行折叠的射频带状传输线上,其中,射频带状传输线应用于折叠设备上。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基材层2与第二基材层5中任意一个基材层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8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即本实施例中为一侧设置有空气层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均在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同时限定了空气层在对应基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至少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中任意一个基材层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折的射频带状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均在所述射频带状传输线的折弯区上设置有一层空气层。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昕,曹艳杰,胡莎,徐颖龙,虞成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