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2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所述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机械臂;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顶部;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内;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内壁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正上方,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外壁并与所述限位板相接触;校准装置本体,所述校准装置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具有固定柱安装与拆卸方便,较为省时省力的优点。

Automatic calibration device of joint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关节机器人,也称关节手臂机器人或关节机械手臂,是当今工业领域中最常见的工业机器人的形态之一,适合用于诸多工业领域的机械自动化作业。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弧形光栅固定柱,及与弧形光栅固定柱一体制成的弧形光栅导轨,及设置于弧形光栅导轨内侧一端的固定柱,及设置于弧形光栅导轨内侧另一端,且与关节机器人相对运动臂固定安装的光栅柱件;所述光栅柱件内侧安装有发光件,所述弧形光栅导轨内环间隔开设有多个外光栅口;所述外光栅口外侧安装有光电片;所述光栅柱件与外光栅口贴合一侧开设有一内光栅口;所述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如下:第一步,关节机器人总控电路控制关节机器人动作;第二步,光电片反馈信号,第三步,自动校准,其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稳定性高,相互间影响小,能够满足关节机器人灵敏度要求;然而固定柱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对静止的机械臂上,这样安装起来需要用到专门的工具较为麻烦,且校准装置需要定期进行灰尘清理与检查,拆卸起来并不方便,较为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柱安装与拆卸方便、较为省时省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机械臂;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顶部;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内;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内壁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正上方,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外壁并与所述限位板相接触;校准装置本体,所述校准装置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还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限位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保护框,所述第二支撑杆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保护框内,所述限位孔开设有在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孔内。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开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固定柱贯穿第二通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内,当需要对所述校准装置本体进行更换时,使所述电机正转,使第二支撑杆滑出所述限位孔,向右拉动所述固定柱,使所述固定柱滑出所述第二通孔,然后对所述校准装置本体进行检测与清理即可,当需要安装时,将固定安装有所述校准装置本体的所述固定柱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使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接触,使所述电机反转,使所述第二支撑杆复位进入所述限位孔内,从而完成所述固定柱的固定,安装与拆卸起来较为省时省力,也无需专门的拆卸工具,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校准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械臂,2、保护框,3、电机,4、第一齿轮,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二齿轮,8、固定柱,9、限位杆,10、限位板,11、限位孔,12、校准装置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校准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机械臂1;保护框2,所述保护框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1的顶部;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2内;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2的一侧内壁上;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设置在所述机械臂1的正上方,且所述固定柱8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护框2的一侧外壁并与所述限位板10相接触;校准装置本体12,所述校准装置本体1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8上。所述卡扣机构还包括电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限位孔11,所述电机3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2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转动安装在所述保护框2,所述第二支撑杆6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保护框2内,所述限位孔开设有在所述固定柱8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孔11内。所述保护框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6上开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保护框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保护框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固定柱8贯穿第二通孔。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所述校准装置本体12进行更换时,启动所述电机3,使所述电机3正转,所述电机3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转动,所述第一齿轮4带动所述第二齿轮7转动,所述第二齿轮7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5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杆5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6向上运动;随着所述第二支撑杆6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支撑杆6滑出所述限位孔11,向右拉动所述固定柱8,使所述固定柱8滑出所述第二通孔,然后对所述校准装置本体12进行检测与清理即可;当需要安装时,将固定安装有所述校准装置本体12的所述固定柱8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使所述固定柱8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10相接触,然后启动所述电机3,使所述电机3反转,使所述第二支撑杆6复位进入所述限位孔11内,从而完成所述固定柱8的固定,安装与拆卸起来较为省时省力,也无需专门的拆卸工具,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械臂;/n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顶部;/n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内;/n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内壁上;/n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n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正上方,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外壁并与所述限位板相接触;/n校准装置本体,所述校准装置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6 CN 20192085171411.一种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臂;
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顶部;
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护框内;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内壁上;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正上方,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护框的一侧外壁并与所述限位板相接触;
校准装置本体,所述校准装置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机器人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机构还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限位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保护框,所述第二支撑杆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英梁睿李梦奇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