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23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包括:底板;转动机构,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轴以及承托板;轴承固定在底板上,且其轴心线为竖直方向,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轴承上,承托板的另一端安装在转动轴的另一端上;转动轴用于通过外力在轴承的作用下绕自身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承托板随转动轴的转动而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承托板用于承托模盒;阻挡块固定在底板上,其用于与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承托板相互抵接,以使承托板停止转动。通过调转模盒朝向操作人员的位置,无需区分单格极群的极性,避免出现极群装反的情况发生,减少反极的不良现象,提高电池质量,并能提高极群入模的效率。

A kind of electrode group in mold tooling for lead-aci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
本申请涉及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在组装过程中,极群大部分为铸焊完成,铸焊前极群必须装入对应的模盒中,以固定极群,方便铸焊。极群装入模盒的过程(入模)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模盒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容纳腔组,各容纳腔组均包括多个容纳腔。如图1中所示,为防止电池反极,入模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入正极在左、负极在右的单格极群至图中的第1、3、5排的容纳腔中,再入正极在右、负极在左的单格极群至图中的第2、4、6排的容纳腔中,在将单格极群放入到各容纳腔的过程中,由于为人为操作的原因,难免出现极群极群装反的情况,从而造成后续电池反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避免出现极群装反的情况发生,减少反极的不良现象,提高电池质量,并提高极群入模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包括:底板;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轴以及承托板;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其轴心线为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轴以及承托板;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其轴心线为竖直方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轴承上,所述承托板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转动轴用于通过外力在所述轴承的作用下绕自身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承托板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模盒;/n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阻挡块用于与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承托板相互抵接,以使所述承托板停止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极群入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轴以及承托板;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其轴心线为竖直方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轴承上,所述承托板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转动轴用于通过外力在所述轴承的作用下绕自身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承托板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模盒;
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阻挡块用于与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承托板相互抵接,以使所述承托板停止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群入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承托板的底面中心,所述第一抵顶块和所述第二抵顶块关于所述承托板的底面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抵顶块用于在所述承托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与所述阻挡块相互抵接,所述第二抵顶块用于在所述承托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与所述阻挡块相互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群入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块具有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块具有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和所述第二抵顶面至少平行;在所述承托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抵顶面与所述阻挡块相互抵接,在所述承托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抵顶面与所述阻挡块相互抵接。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富裕刘春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