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665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55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子中,被焊接的端末线对的斜边部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并且在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的直线部从径向观察为平行,一方直线部将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作为径向的弯曲部向另一方直线部侧倾斜,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观察,所述一方直线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彼此重叠。

Stator, stator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电动机和发电机等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定子绕组的接线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组中,在定子铁芯的槽内安装有多条由一对直线部和连结部构成为U字形的区段线圈(日文:セグメントコイル),向与连结部相反的那侧突出的一对直线部的前端部中的位于从径向的外周侧或内周侧起第奇数个的前端部朝一方向弯曲,位于第偶数个的前端部朝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朝一方向弯曲的前端部和朝相反的方向弯曲的前端部被焊接在一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373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往的定子绕组中,将直线部的前端侧弯曲成曲柄(日文:クランク)形状,从而使被焊接的两个前端部相对于插入在槽内的直线部的部分以导体线在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的一半沿定子铁芯的径向移位并与定子铁芯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由此,该两个前端部在沿定子铁芯的周向相接的状态下被焊接。这样,在以往的定子绕组中,在直线部的前端侧实施两次将弯曲角度弄成直角的弯曲。由此存在以下课题,即,覆盖于直线部的绝缘覆膜在弯曲部损伤,使绝缘性下降。此外,在为了抑制绝缘覆膜在弯曲部发生损伤而增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时,存在前端部的焊接部的距定子铁芯的端面的距离增长而使定子的轴向尺寸大型化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确保定子绕组的绝缘性并且能够抑制轴向尺寸增大的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为圆环状,将槽沿周向以一定的间距排列,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由被绝缘覆膜覆盖的导体线构成的多个单位线圈。所述多个单位线圈均包括插入于所述槽的2n根槽插入部、在所述槽之外连续地连结所述2n根槽插入部的(2n-1)根弯部(日文:ターン部)和自所述2n根槽插入部中的位于两端的槽插入部向所述槽之外突出的两根端末线,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所述两根端末线均包括斜边部和直线部,所述斜边部维持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地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朝向前端逐渐离开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的前端向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外侧延伸。所述多个单位线圈的一个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被焊接而电连接,被焊接的端末线对的斜边部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的直线部从径向观察为平行,一个直线部以与所述斜边部的交界部为径向的弯曲部而向另一个直线部侧倾斜,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观察,所述一个直线部和所述另一个直线部的前端部彼此重叠。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成为能自定子铁芯的周向夹紧直线部的前端部彼此的结构,直线部的径向的弯曲为1次,直线部的径向弯曲角度小。结果,能够获得能确保定子绕组的绝缘性并且能抑制轴向尺寸增大的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单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铁芯的铁芯段的立体图。图5是从轴向外侧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的第1绕组体进行观察的端面图。图6是从径向内侧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的第1绕组体进行观察的主视图。图7是从轴向外侧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的第2绕组体进行观察的端面图。图8是从径向内侧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的第2绕组体进行观察的主视图。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绕组体的槽收纳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0是从轴向外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组件的端面图。图11是图10的A-A箭头方向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组件的一个相线圈(日文:相巻線)的立体图。图14是从轴向外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绕组体的接合部的端面图。图15是从径向内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绕组体的接合部的平面图。图16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绕组体的接合部的平面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第1线圈末端的示意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一实施形态的绕组体的第1弯部的直线部周边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20是从径向内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第1弯部的平面图。图21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第1弯部的平面图。图2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前端部成形工序的图。图2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接合工序的图。图2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接合工序的图。图3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接合工序的图。图31是从周向观察用卡盘把持比较例的定子中的直线部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2是从轴向外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一实施形态的绕组体的端末线连接部的剖面图。图33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一实施形态的绕组体的端末线连接部的平面图。图34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一实施形态的绕组体的端末线连接部的平面图。图35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绕组体的端末线连接部的平面图。图36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一实施形态的绕组体的端末线连接部的平面图。图3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第1线圈末端的示意图。图38是从周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端末线连接部的示意图。图3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其中,/n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n所述定子铁芯为圆环状,沿周向以一定的间距排列有槽,/n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单位线圈,该多个单位线圈由被绝缘覆膜覆盖的导体线构成,/n所述多个单位线圈分别包括插入于所述槽的2n根槽插入部、在所述槽之外连续地连结所述2n根槽插入部的(2n-1)根弯部和自所述2n根槽插入部中的位于两端的槽插入部向所述槽之外突出的两根端末线,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n所述两根端末线分别包括斜边部和直线部,所述斜边部维持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地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朝向前端逐渐离开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的前端向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外侧延伸,/n所述多个单位线圈的一个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被焊接而电连接,/n被焊接的端末线对的斜边部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n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的直线部从径向观察为平行,一方直线部以与所述斜边部的交界部为径向的弯曲部而向另一方直线部的方向倾斜,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观察,所述一方直线部和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彼此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6 JP 2017-2069231.一种定子,其中,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
所述定子铁芯为圆环状,沿周向以一定的间距排列有槽,
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多个单位线圈,该多个单位线圈由被绝缘覆膜覆盖的导体线构成,
所述多个单位线圈分别包括插入于所述槽的2n根槽插入部、在所述槽之外连续地连结所述2n根槽插入部的(2n-1)根弯部和自所述2n根槽插入部中的位于两端的槽插入部向所述槽之外突出的两根端末线,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
所述两根端末线分别包括斜边部和直线部,所述斜边部维持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地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朝向前端逐渐离开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的前端向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外侧延伸,
所述多个单位线圈的一个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单位线圈的端末线的直线部的前端部被焊接而电连接,
被焊接的端末线对的斜边部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
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的直线部从径向观察为平行,一方直线部以与所述斜边部的交界部为径向的弯曲部而向另一方直线部的方向倾斜,从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观察,所述一方直线部和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彼此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一方直线部的比所述弯曲部靠前端侧的所述绝缘覆膜被去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一方直线部是长方形截面,相对的一对平面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相对的另一对平面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
所述朝向径向的一对平面的所述绝缘覆膜自比所述朝向周向的另一对平面的所述绝缘覆膜靠前端侧的位置被去除,
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的直线部的朝向周向的面彼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只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和外径端侧,
在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处,所述另一方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平行地延伸,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向内径侧移位,
在位于所述槽的外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处,所述另一方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平行地延伸,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向外径侧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只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和外径端侧,
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的一半向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的方向移位,
所述另一方直线部将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作为径向的弯曲部而向所述一方直线部的方向倾斜,
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的一半向所述一方直线部的方向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定子,其中,
绝缘构件插入到: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与位于该端末线对的外径侧的所述弯部之间;以及位于所述槽的外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与位于该端末线对的内径侧的所述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被焊接的所述端末线对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外径端侧以及它们的中间区域,
在位于所述槽的内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处,所述另一方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平行地延伸,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向内径侧移位,
在位于所述槽的外径端侧的所述端末线对处,所述另一方直线部自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平行地延伸,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向外径侧移位,
在位于所述槽的中间区域的所述端末线对处,所述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斜边部与所述一方直线部的交界部,以所述导体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厚度的一半向所述另一方直线部的前端部的方向移位,所述另一方直线部将所述斜边部与所述另一方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头康平日野辰郎中村成志松冈祥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