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线领域,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包括扁线,扁线外层包裹隔热膜,隔热膜外绕包有绝缘膜,绝缘膜表面沿扁线轴向间隔布置有凹点,绝缘膜表面另一相对侧间隔布置有凸起。在线圈绕组后期浸漆固定时,能够渗透至扁线叠合面,且扁线叠合面结合力得到提高,解决使用过程的长期轻微震动中,叠合间隙逐渐增大,磨损绝缘膜的问题。
Electromagnetic winding for doubly fed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
本技术涉及电磁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尤其是双馈风力发电机,是利用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最后再转化为电能的通用发电机,受其使用环境的影响,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因机械和电磁方面的原因,绕组容易发生轻微振动,而电磁线在绕制成绕组时,相互之间层层叠加却难以做到绝对紧密,后期绕组在浸漆固定时,也很难浸入电磁线叠加面,反而在长期轻微震动中,导致层隙渐大,且导体间相互摩擦还会破坏匝间绝缘,造成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组时能够紧密结合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包括扁线,扁线外层包裹隔热膜,隔热膜外绕包有绝缘膜,绝缘膜表面沿扁线轴向间隔布置有凹点,绝缘膜表面另一相对侧间隔布置有凸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绝缘膜上开设凹点与凸起,并布置在扁线的两侧,在扁线层层叠加、缠绕构成线圈绕组时,凸起陷入凹点内时,有效增加叠合扁线之间的结合力,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产生相互摩擦,导致绝缘层磨损;反之,凸起若抵触在凹点边沿,则增加叠合扁线之间的缝隙,在线圈绕组后期浸漆固定时,能够渗透至扁线叠合面,解决使用过程的长期轻微震动中,叠合间隙逐渐增大,磨损绝缘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包括扁线10,扁线10外层包裹隔热膜20,隔热膜20外绕包有绝缘膜30,绝缘膜30表面沿扁线10轴向间隔布置有凹点31,绝缘膜30表面另一相对侧间隔布置有凸起32。如图2所示,在绝缘膜30相对侧面分别间隔布置凹点31、凸起32,电磁绕包线在层叠绕包构成线圈绕组时,凹点31与凸起32存在2中状态,其一,凹点31、凸起32卡接重合,能够有效增加多层电磁绕包线之间的结合力,在线圈绕组受环境影响震动时,多层电磁绕包线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摩擦,破坏绝缘膜30;其二,凸起32抵触在凹点31边沿,未直接卡接重合,增大多层电磁绕包线之间的间隙,在对线圈绕组浸漆固定时,保证渗入多层电磁绕包线之间,提高固化效果。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电磁绕包线本体较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凹点31、凸起32的两者结合方式往往同时存在,使得电磁绕包线接触面既能够充分浸漆又能够增加结合力,应用于双馈风力发电机,能够抵抗恶劣环境影响,避免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延长双馈风力发电机使用年限。当凹点31、凸起32两种结合情况同时存在时,做为凹点31、凸起32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凹点31与凸起32相配适,凸起32能够完全卡和在凹点31内,增加电磁绕包线之间的结合力。同样,也可限定凹点31凹陷深度与凸起32凸出高度相同且凹点31截面大于凸起32截面。此时,凸起32陷入凹点31内,并未直接相互配适卡接,凸起32周身与凹点31凹槽壁之间还留有间隙,便于浸漆固定。做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隔热膜20为聚酰亚胺薄膜,绝缘膜30为40丝为一股的涤纶玻璃丝膜。同时,隔热膜20与绝缘膜30的压叠率分别为57%与48%,绕包角度分别为20°与65°。隔热膜20与绝缘膜30交叉绕包,且减少绝缘膜30的压叠率,减少扁线10外膜厚度。如图2所示,为保证隔热膜20与绝缘膜30之间能够紧密结合,在本实施例在绝缘膜30外层还涂覆有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层40,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层40外表面平整。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层40遇热具有粘性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代替浸漆固定,外表面平整的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层40在加热后,凹点31处以及相邻凸起32之间蓄有较多的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在加热加压流动过程中,凸起32能够浸入凹点31凹腔内,增加结构上的稳定固化。本实施例中,扁线10外叠加的隔热膜20、绝缘膜30以及缩醛有机硅类胶粘剂层40的共同总厚度为0.20mm、0.40mm、0.50mm以及0.60mm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的耐热等级为B、F级,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过载能力,电气性能好(击穿电压实测值0.55>8KV),耐磨性好,且电磁绕包线各层之间的结合强度高。下表为本实施例(厚度a为:0.8-5.60,宽度b为:2.0-16.0)在直流电阻、伸长率等性能方面的测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包括扁线(10),其特征在于,扁线(10)外层包裹隔热膜(20),隔热膜(20)外绕包有绝缘膜(30),绝缘膜(30)表面沿扁线(10)轴向间隔布置有凹点(31),绝缘膜(30)表面另一相对侧间隔布置有凸起(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包括扁线(10),其特征在于,扁线(10)外层包裹隔热膜(20),隔热膜(20)外绕包有绝缘膜(30),绝缘膜(30)表面沿扁线(10)轴向间隔布置有凹点(31),绝缘膜(30)表面另一相对侧间隔布置有凸起(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其特征在于,凹点(31)与凸起(32)相配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其特征在于,凹点(31)凹陷深度与凸起(32)凸出高度相同且凹点(31)截面大于凸起(32)截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绕包线,其特征在于,隔热膜(20)为聚酰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威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