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63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组成,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

Positiv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positiv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7-0155955号的优先权和权益,通过援引将其公开内容完整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使用电池的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电动车辆)的快速传播,对于小尺寸且重量轻并具有较高容量的二次电池的需求快速上升。特别是,由于锂二次电池尺寸小且重量轻并且具有高能量密度,其作为便携式装置的驱动电源引起了关注。结果,已积极进行了研发尝试来改善锂二次电池的性能。锂二次电池包括填充在正极和负极(由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活性材料组成)之间的有机电解液或者聚合物电解液,并在锂离子嵌入正极和负极/从正极和负极脱嵌时通过氧化和还原产生电能。作为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已经使用锂钴氧化物(LiCoO2)、锂镍氧化物(LiNiO2)、锂锰氧化物(LiMnO2或者LiMn2O4)或磷酸铁锂(LiFePO4)等化合物。此外,作为保持LiNi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n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n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为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两种以上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n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1 KR 10-2017-0155955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
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为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两种以上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是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至少两倍,并且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浓度差为1.5摩尔%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Ni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降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Mn和Co中的至少一种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全部金属元素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Ni含量为60摩尔%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含有Ni、Co、Mn和Al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政珉郑王谟李东勋朴星彬金智惠金东晖曹炯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