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螺钉,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供螺钉的尾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尾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螺母嵌设的螺母通道,螺母通道与通孔连通,所述螺母与螺母通道之间设置有防止螺母转动的限位结构,且螺母在螺母通道内可沿其轴向移动。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使得断路器接线更加牢固可靠,可承受更大的转动力矩,降低接线的安装人员因操作力值不当引起的基座破损、零件变形等问题的接线结构。
Wiring device of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是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小型化的过程中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各零部件的体积都受到了限制,如何提升产品各零部件的强度是当前面对的困难。现有的产品在与接线排上的铜线连接时,是通过塑料件或基座(热固件)上的螺钉进行固定连接的,而螺钉是与设置在塑料件或基座(热固件)上的铁片进行螺纹连接,即螺钉是通过铁片固定在塑料件或基座(热固件)上的,铁片通常是通过卡勾卡接在塑料件或基座(热固件)上,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小,连接不稳定,而铜线的连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安装扭矩时有变化导致断路器基座破损或断路器零部件变型时有发生,还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拉扯也会影响铁片与塑料件或基座(热固件)的连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得断路器接线更加牢固可靠,可承受更大的转动力矩,降低接线的安装人员因操作力值不当引起的基座破损、零件变形等问题的接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螺钉,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供螺钉的尾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尾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螺母嵌设的螺母通道,螺母通道与通孔连通,所述螺母与螺母通道之间设置有防止螺母转动的限位结构,且螺母在螺母通道内可沿其轴向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钉先穿设在基座的安装板上,然后通过与螺母的螺纹连接固定在基座上,且由于螺母与螺母通道是限位配合的,防止螺母转动,即转动螺钉使螺母朝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最终使螺母抵接在安装板上,达到夹紧铜线的接线端的目的,因为螺母是整体嵌设在基座的螺母通道内的,与基座的接触面积大,连接稳定,也不会出现基座破损、承受扭力偏小的问题,同时装配简易,易于操作,降低产品组装人员的操作难度,易于大批量生产制造,能大量节省生产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轮廓呈多边形,螺母通道的内壁轮廓与螺母的外周面轮廓一致,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轮廓与螺母通道的内壁轮廓的限位配合形成所述的限位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可以是设置在螺母与螺母通道之间的凸块和导向槽,或者是其他结构的限位配合,工艺简单,使用便捷,更具经济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母的一端外周面向内凹陷使该端部形成环形的薄壁,该薄壁伸至通孔内与螺钉螺纹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薄壁的设置使得螺母轴向的厚度可以增大,这样就可以增大与螺钉螺纹配合的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薄壁的外周面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通孔的内壁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的内壁轮廓与薄壁的外周面轮廓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只要薄壁能伸至通孔内即可,当通孔的内壁轮廓和薄壁的外周面轮廓均为多边形且一致时,也可以防止螺母转动,此时螺母通道的内壁轮廓与螺母的外周面轮廓就可以不一致,结构多样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薄壁的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通孔的轴向深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断路器中连接板和静触头的一部分是抵接在安装板上的,螺钉的尾端先穿过连接板或静触头,再穿过安装板,所以薄壁的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通孔的轴向深度使得薄壁的端面抵接在连接板或静触头上,保证螺钉旋紧过程中可以承受较大的扭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轮廓呈五边形或六边形。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母由多边形的型材加工而成,优选的螺母的外周面轮廓呈五边形或六边形,方便加工,当然螺母的外周面轮廓还可以是四边形或八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能限制螺母转动即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螺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基座1上的螺钉2,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一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有供螺钉2的尾端穿过的通孔111,所述螺钉2的尾端穿过通孔111后螺纹连接有螺母3,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供螺母3嵌设的螺母通道12,螺母通道12与通孔111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螺母3与螺母通道12之间设置有防止螺母3转动的限位结构,且螺母3在螺母通道12内可沿其轴向移动至与安装板11抵接。螺钉2先穿设在基座1的安装板11上,然后通过与螺母3的螺纹连接固定在基座1上,且由于螺母3与螺母通道12是限位配合的,防止螺母3转动,即转动螺钉2使螺母3朝靠近安装板11的方向移动,最终使螺母3抵接在安装板11上,达到夹紧铜线的接线端的目的,因为螺母3是整体嵌设在基座1的螺母通道12内的,与基座1的接触面积大,连接稳定,也不会出现基座1破损、承受扭力偏小的问题,同时装配简易,易于操作,降低产品组装人员的操作难度,易于大批量生产制造,能大量节省生产成本。上述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呈多边形,螺母通道12的内壁b轮廓与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一致,所述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与螺母通道12的内壁b轮廓的限位配合形成所述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还可以是设置在螺母3与螺母通道12之间的凸块和导向槽,或者是其他结构的限位配合,工艺简单,使用便捷,更具经济性。上述螺母3的一端外周面向内凹陷使该端部形成环形的薄壁31,该薄壁31伸至通孔111内与螺钉2螺纹连接。薄壁31的设置使得螺母3轴向的厚度可以增大,这样就可以增大与螺钉2螺纹配合的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上述薄壁31的外周面c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通孔111的内壁d轮廓呈圆形或多边形。通孔111的内壁d轮廓与薄壁31的外周面c轮廓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只要薄壁31能伸至通孔111内即可,当通孔111的内壁d轮廓和薄壁31的外周面c轮廓均为多边形且一致时,也可以防止螺母3转动,此时螺母通道12的内壁d轮廓与螺母3的外周面c轮廓就可以不一致,结构多样化。上述薄壁31的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通孔111的轴向深度。断路器中连接板4和静触头5的一部分是抵接在安装板11上的,螺钉2的尾端先穿过连接板4或静触头5,再穿过安装板11,所以薄壁31的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通孔111的轴向深度使得薄壁31的端面e抵接在连接板4或静触头5上,保证螺钉2旋紧过程中可以承受较大的扭矩。上述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呈五边形或六边形。优选的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呈五边形或六边形,方便加工,当然螺母3的外周面a轮廓还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能限制螺母3转动即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供螺钉的尾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尾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螺母嵌设的螺母通道,螺母通道与通孔连通,所述螺母与螺母通道之间设置有防止螺母转动的限位结构,且螺母在螺母通道内可沿其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供螺钉的尾端穿过的通孔,所述螺钉的尾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螺母嵌设的螺母通道,螺母通道与通孔连通,所述螺母与螺母通道之间设置有防止螺母转动的限位结构,且螺母在螺母通道内可沿其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轮廓呈多边形,螺母通道的内壁轮廓与螺母的外周面轮廓一致,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轮廓与螺母通道的内壁轮廓的限位配合形成所述的限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良,宋志文,王砚波,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