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测量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21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6
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测量电缆,是由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线芯;两根线芯对绞合后包裹第一绕包层构成对绞组;至少两根对绞组采用退扭方式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裹有第二绕包层;第二绕包层外绕包金属带构成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金属屏蔽外绕包,金属屏蔽外绕包外包裹护套层;绝缘层是连续硫化挤包的耐高温橡皮绝缘料构成;第一绕包层是由聚酰亚胺带左向绕包构成;相邻两层对绞组的绞向相反,对绞组之间的间隙由低烟无卤阻燃的耐高温橡皮条填充;第二绕包层是由低烟无卤阻燃绕包带重叠绕包构成;屏蔽层是重叠绕包铜带构成;金属屏蔽外绕包层是由聚酯带重叠绕包构成;护套是在屏蔽层外连硫挤包具有防紫外线耐高温的低烟无卤阻燃热固性护套料构成。

A light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measuring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测量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电缆,尤其涉及耐光耐高温性能,并适用于额定电压300/500V的测量电缆,属于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测量电缆一般仅具有低烟无卤阻燃性能,而不具备耐光耐高温性能。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00/500V电器仪表的连接线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传输线等的测量电缆的作业环境具有耐光耐高温的要求,同时,电缆还要在保证载流的前提下减小外径和轻量化。由于使用场景较为特殊,电缆在高温环境中要防止绝缘老化和出现烧焦现象,保证电缆的各项机械性能行和电性能。这一系列叠加条件,对电缆设计来讲是异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测量电缆在改进传统测量电缆形状结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特定的材料及结构以达到耐光耐高温的性能,并且能适用在高温强光的环境下使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电缆要满足耐光耐高温要求,且同时满足低烟、无卤、阻燃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新型测量电缆,能够满足低烟无卤阻燃的要求;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性能稳定,耐光和耐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测量电缆,其特征是结构为:/n所述测量电缆的外径范围为15.4mm~28.6mm;/n所述测量电缆是由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线芯;两根线芯对绞合后再包裹第一绕包层构成对绞组;至少两根对绞组采用退扭方式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裹有第二绕包层;第二绕包层外绕包金属带构成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金属屏蔽外绕包,金属屏蔽外绕包外包裹护套层;/n每根导体由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范围:12~18,镀锡铜单丝的直径范围:0.23mm~1.04mm;导体的直径范围0.7mm~1.6mm;最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绞合方向为左向,相邻层的镀锡铜单丝的绞合方向相反;/n所述绝缘层是连续硫化挤包的耐高温橡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光耐高温的测量电缆,其特征是结构为:
所述测量电缆的外径范围为15.4mm~28.6mm;
所述测量电缆是由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线芯;两根线芯对绞合后再包裹第一绕包层构成对绞组;至少两根对绞组采用退扭方式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裹有第二绕包层;第二绕包层外绕包金属带构成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金属屏蔽外绕包,金属屏蔽外绕包外包裹护套层;
每根导体由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范围:12~18,镀锡铜单丝的直径范围:0.23mm~1.04mm;导体的直径范围0.7mm~1.6mm;最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绞合方向为左向,相邻层的镀锡铜单丝的绞合方向相反;
所述绝缘层是连续硫化挤包的耐高温橡皮绝缘料构成;绝缘层的厚度为0.72~0.88mm;
所述第一绕包层是由聚酰亚胺带左向绕包构成;
缆芯中,相邻两层对绞组的绞向相反,对绞组之间的间隙由低烟无卤阻燃的耐高温橡皮条填充;
所述第二绕包层是由低烟无卤阻燃绕包带重叠绕包构成;
所述屏蔽层是重叠绕包铜带构成;
金属屏蔽外绕包层是由聚酯带重叠绕包构成;
所述护套是在屏蔽层外连硫挤包具有防紫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明烨梁福才狄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