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与安装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修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所述修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的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轮外周的连接皮带、与连接皮带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的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的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相啮合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另一端的第二轴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修磨组件对需要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有效的保证了修磨组件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
A grinding device for moul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小至电子连接器,大至汽车仪表盘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模具加工工艺包括:裁模、冲坯模、复合模、挤压模、四滑轨模、级进模、冲压模、模切模具等。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用于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对模具进行全方位的修磨,从而降低了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从而降低了模具加工的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旨在改善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用于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对模具进行全方位的修磨,从而降低了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从而降低了模具加工的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与安装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修磨组件,驱动电机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修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的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轮外周的连接皮带、与连接皮带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的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相啮合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另一端的第二轴承座。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修磨组件对需要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修磨组件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二轴承座也通过连接法兰与砂轮本体相连接,且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分别设置有连接轴承,进而便于通过供电电源对驱动电机进行供电,从而使得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连接皮带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使得砂轮本体转动,从而便于砂轮本体对待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为皮带轮,主动轮设置在从动轮水平面的上方,且主动轮与从动轮水平面设置有15mm-30mm的距离,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连接皮带对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牵引力,且有效的避免了连接皮带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韧性降低;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框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对转动轴进行支撑,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转动轴在转动时发生偏移。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上端设置为圆形,且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与转动轴相适配的通孔,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对转动轴进行支撑的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砂轮本体外周的防护罩,防护罩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半圆形结构,且防护罩的一侧与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且防护罩与第二轴承座呈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进而便于通过防护罩对砂轮本体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砂轮本体的工作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与安装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修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修磨组件对需要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修磨组件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中的图1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框、2-安装板、3-驱动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5-连接皮带、61-第一轴承座、62-第二轴承座、7-转动轴、81-第一固定座、82-第二固定座、9-防护罩、10-砂轮本体、11-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1、与安装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的修磨组件,驱动电机3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3带动修磨组件对需要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修磨组件对模具进行修磨的质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修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的主动轮41、设置在主动轮41外周的连接皮带5、与连接皮带5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从动轮42、与从动轮42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法兰11相连接的第一轴承座61、与第一轴承座61相啮合的转动轴7、设置在转动轴7另一端的第二轴承座62,第二轴承座62也通过连接法兰11与砂轮本体10相连接,且第一轴承座61和第二轴承座62内分别设置有连接轴承,进而便于通过供电电源对驱动电机3进行供电,从而使得驱动电机3工作,带动主动轮41转动,连接皮带5带动主动轮4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7转动,进而使得砂轮本体10转动,从而便于砂轮本体10对待修磨的模具进行修磨;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分别设置为皮带轮,主动轮41设置在从动轮42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1)、与安装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的修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n所述修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的主动轮(41)、设置在主动轮(41)外周的连接皮带(5)、与连接皮带(5)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从动轮(42)、与从动轮(42)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法兰(11)相连接的第一轴承座(61)、与第一轴承座(61)相啮合的转动轴(7)、设置在转动轴(7)另一端的第二轴承座(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工作台面相连接的安装框(1)、与安装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的修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导线外接与供电电源
所述修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的主动轮(41)、设置在主动轮(41)外周的连接皮带(5)、与连接皮带(5)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从动轮(42)、与从动轮(42)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法兰(11)相连接的第一轴承座(61)、与第一轴承座(61)相啮合的转动轴(7)、设置在转动轴(7)另一端的第二轴承座(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62)也通过连接法兰(11)与砂轮本体(10)相连接,且第一轴承座(61)和第二轴承座(62)内分别设置有连接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之灵食品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