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46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加工室、支撑杆、下导向轮、上导向轮、高精度电动位移台和打磨机构,加工室底部固定有多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底部均固定有一个脚座;加工室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进料口,加工室的顶板上还设置有出料口;加工室的底部还固定有一个下导向轮支撑座,下导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导向轮支撑座内,加工室的顶部还固定有一个上导向轮支撑座,上导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上导向轮支撑座内;两个高精度电动位移台固定在加工室内侧,分别位于无氧铜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上引法生产的无氧铜杆坯件进行抛光打磨,使铜杆深层抛光后外表均匀、表面光滑,提高铜杆质量。

A grind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oxygen free copper rod up draw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氧铜杆主要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由于上引连铸法的特性导致生产无氧铜杆经过牵引轮后都会有明显的压痕,导致无氧铜杆的的表面出现气孔、压痕等缺陷。在后续通过拉丝模具和鼓轮逐步将铜杆拉成较细的线材时由于之前存在的压痕仍然残留在在线材上面,造成线表不光滑或残留较多铜粉,只能使得铜杆外形大致呈圆形,造成漆包线表面质量问题和影响漆膜的粘附性问题。为了消除上述问题,保证铜杆外表均匀和提高圆柱度数,需要对上引法生产的无氧铜杆进行清洗,现有的清洗方式有机械清洗和化学处理,机械清洗是采用机械设备对物品进行打磨抛光,但是,对于漆包线生产来说,现有的机械抛光设备不能直接应用于铜杆抛光,因为铜杆在抛光时不能像其他物品一样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对上引法生产的无氧铜杆坯件进行抛光打磨,使铜杆深层抛光后外表均匀、表面光滑,提高铜杆质量。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室(11)、支撑杆(12)、下导向轮(22)、上导向轮(32)、高精度电动位移台(5)和打磨机构(6),其中,所述加工室(11)底部固定有多根支撑杆(12),每根支撑杆(12)底部均固定有一个脚座(13);所述加工室(11)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进料口(14),加工室(11)的顶板上还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加工室(1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个下导向轮支撑座(21),所述下导向轮(22)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导向轮支撑座(21)内,所述加工室(11)的顶部还固定有一个上导向轮支撑座(31),所述上导向轮(32)可旋转的安装在上导向轮支撑座(3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室(11)、支撑杆(12)、下导向轮(22)、上导向轮(32)、高精度电动位移台(5)和打磨机构(6),其中,所述加工室(11)底部固定有多根支撑杆(12),每根支撑杆(12)底部均固定有一个脚座(13);所述加工室(11)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进料口(14),加工室(11)的顶板上还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加工室(1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个下导向轮支撑座(21),所述下导向轮(22)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导向轮支撑座(21)内,所述加工室(11)的顶部还固定有一个上导向轮支撑座(31),所述上导向轮(32)可旋转的安装在上导向轮支撑座(31)内;两个高精度电动位移台(5)固定在加工室(11)内侧,分别位于无氧铜杆(4)的两侧,每个高精度电动位移台(5)的顶部均固定有一个打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杆上引法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6)包括电机架(61)、打磨电机(62)、打磨轮转轴(63)和打磨轮(64),所述电机架(61)固定在电动位移台(5)的顶部,所述打磨轮(64)通过打磨轮转轴(63)安装在电机架(61)内,所述打磨电机(62)固定在电机架(61)的外侧,打磨电机(62)的驱动端与打磨轮转轴(63)连接,所述打磨轮(64)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财刘琳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秋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