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长玉专利>正文

钢丝绳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3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剪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剪,包括刀体一、刀体二和枢轴;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之间采用所述枢轴铰接;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铰接,且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也与所述枢轴铰接,所述刀体二位于所述刀体一与所述连接片之间。该钢丝绳剪能够避免两个刀体之间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刀刃之间的间隙变大的缺陷。

Wire rope she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绳剪
本技术属于剪刀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剪。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绳剪,该剪刀包括第一刀体1-1和第二刀体1-2,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之间采用枢纽轴1-3连接;然而在长时间使用中,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在枢纽轴处会出现摆动,即间隙变大,这种间隙变大后就会出现剪钢丝时候出现刀刃不在同一条线上,剪不断钢丝或者断口不在同一断面,不易剪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旨在解决其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为此提供一种钢丝绳剪,该钢丝绳剪能够避免两个刀体之间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刀刃之间的间隙变大的缺陷。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一种钢丝绳剪,包括刀体一、刀体二和枢轴;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之间采用所述枢轴铰接;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铰接,且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也与所述枢轴铰接,所述刀体二位于所述刀体一与所述连接片之间。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连接片分为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是位于所述枢轴到刀刃尖端的部分;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是位于所述枢轴到刀柄起始部之间的部分,刀柄起始部是刀柄部与刀柄过渡部连接的部分。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均包括刀刃部、刀柄过渡部和刀柄部;所述刀刃部通过所述刀柄过渡部与所述刀柄部一体式连接。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铰接点到所述枢轴的距离为S1,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铰接点到所述枢轴的距离为S2,S1<S2。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柄部上设置有用于手持的凹槽。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柄过渡部与所述刀柄部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刀刃部的长度。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体一的刀柄部内侧和所述刀体二的刀柄部的内侧均设置有接触块,当所述刀体一与所述刀体二闭合时,所述刀体一上的接触块与所述刀体二上的接触块刚好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钢丝绳剪,刀体一与刀体二之间不但具有枢轴铰接,还设置了连接片,连接片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刀体一与刀体二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刀体一与刀体二之间较大的缝隙,从而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的钢丝绳剪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操作更加舒适和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绳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刀体一;2、刀体二;3、枢轴;4、连接片;5、刀刃部;6、刀柄过渡部;7、刀柄部;8、凹槽;9、接触块;41、第一端部;42、第二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一种钢丝绳剪,包括刀体一1、刀体二2和枢轴3;所述刀体一1和刀体二2之间采用所述枢轴3铰接;还包括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的第一端部41与所述刀体一1的刀刃部5铰接,所述连接片4的第二端部42与所述刀体一1的刀柄过渡部6铰接,且所述连接片4的中部也与所述枢轴3铰接,所述刀体二2位于所述刀体一1与所述连接片4之间。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连接片4分为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所述刀体一1的刀刃部5是位于所述枢轴3到刀刃尖端的部分;所述刀体一1的刀柄过渡部6是位于所述枢轴3到刀柄起始部之间的部分,刀柄起始部是刀柄部7与刀柄过渡部6连接的部分。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体一1和刀体二2均包括刀刃部5、刀柄过渡部6和刀柄部7;所述刀刃部5通过所述刀柄过渡部6与所述刀柄部7一体式连接。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第一端部41与所述刀体一1的铰接点到所述枢轴3的距离为S1,所述第二端部42与所述刀体一1的铰接点到所述枢轴3的距离为S2,S1<S2。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柄部7上设置有用于手持的凹槽8。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柄过渡部6与所述刀柄部7的长度和大于所述刀刃部5的长度。上述的钢丝绳剪,所述刀体一1的刀柄部7内侧和所述刀体二2的刀柄部7的内侧均设置有接触块9,当所述刀体一1与所述刀体二2闭合时,所述刀体一1上的接触块9与所述刀体二2上的接触块9刚好接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剪,包括刀体一、刀体二和枢轴;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之间采用所述枢轴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铰接,且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也与所述枢轴铰接,所述刀体二位于所述刀体一与所述连接片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剪,包括刀体一、刀体二和枢轴;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之间采用所述枢轴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铰接,且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也与所述枢轴铰接,所述刀体二位于所述刀体一与所述连接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一和刀体二均包括刀刃部、刀柄过渡部和刀柄部;所述刀刃部通过所述刀柄过渡部与所述刀柄部一体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绳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分为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刀体一的刀刃部是位于所述枢轴到刀刃尖端的部分;所述刀体一的刀柄过渡部是位于所述枢轴到刀柄起始部之间的部分,所述刀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玉
申请(专利权)人:于长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