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长玉专利>正文

钳头及断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60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剪切扭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头及断线钳。钳头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栓;第二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三端螺接有第二螺栓;第四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螺栓卡设于第二滑槽;第二螺栓卡设于第一滑槽;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转动时,第一螺栓沿第二滑槽滑动,且第二螺栓沿第一滑槽滑动。断线钳包括钳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头及断线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线钳使用较费力的技术问题。

Pliers and wire-breaking pli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钳头及断线钳
本技术涉及剪切扭动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钳头及断线钳。
技术介绍
参见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断线钳的结构示意图;断线钳包括钳头和钳柄,钳头包括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之间通过螺栓3’铰接,且铰接点令第一钳体1’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且令第二钳体2’形成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一部和第三部形成钳口,且第一部和第三部上均具有钳刃,令钳口处形成刃口,第二部和第四部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用于连接钳柄。其中,螺栓3’一般设置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中间位置。断线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之间会发生磨损,在断线钳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上,磨损尤其严重,磨损会造成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之间具有缝隙,而不能紧紧的贴合,导致第一部和第三部的钳刃之间间隙过大而使用费力。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钳头及断线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线钳使用较费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断线钳,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线钳使用较费力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钳头,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端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四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栓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且所述第二螺栓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所述第三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孔远离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呈沉头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远离所述第一钳体的一侧呈沉头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呈沉头槽;和/或,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钳体的一侧呈沉头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钳体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钳体上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通过第三螺栓转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铰接孔或者所述第二铰接孔为沉头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钳头,还包括第一钳刃和第二钳刃;所述第一钳刃固接于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刃固接于所述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刃和所述第二钳刃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钳刃和所述第二钳刃之间形成钳口。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断线钳,包括所述的钳头,还包括钳柄;所述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固接于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柄固接于所述第二钳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钳柄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和/或,所述第二钳柄上设置有第二摩擦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摩擦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钳柄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钳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摩擦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钳柄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钳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摩擦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钳柄上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钳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摩擦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钳柄上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二钳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限位作用,实现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转动连接。具体而言,当外力作用令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栓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且所述第二螺栓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便于断线钳进行正常的剪切作业。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发生磨损而具有间隙,只需要将第一螺栓在第一钳体上旋紧,和/或,第二螺栓在第二钳体上旋紧,就能够实现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紧紧贴合,也即实现了第一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钳体的第四端,和/或,第一钳体的第二端和第二钳体的第三端相互靠近直至贴合,以减小甚至消除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甚至消除了两钳刃之间的间隙,令断线钳的使用更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线钳使用较费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断线钳,包括所述的钳头,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线钳使用较费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断线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头的第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头的第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头的第二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线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线钳的第一钳体和第一钳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第一钳体;2’-第二钳体;3’-螺栓;11-第一钳体;12-第二钳体;21-第一螺栓;22-第二螺栓;23-第三螺栓;3-第一滑槽;4-第一连接孔;5-第一铰接孔;61-第一钳刃;62-第二钳刃;71-第一钳柄;72-第二钳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端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四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栓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且所述第二螺栓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体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端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四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栓卡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栓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且所述第二螺栓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所述第三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远离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呈沉头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远离所述第一钳体的一侧呈沉头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呈沉头槽;和/或,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钳体的一侧呈沉头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钳体上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通过第三螺栓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玉
申请(专利权)人:于长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