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1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包括上外模、下外模、电热管、模芯、储料室、压块,上外模、下外模合模后形成一个和所需纸质浇道管外壁大小和长度相符的型腔,且在合模后的上外模、下外模的两端形成通孔,模芯贯穿整个型腔且两端和上外模和下外模合模形成的通孔贴合,在上外模、下外模的侧面均设有用于加热上外模、下外模的电热管,储料室和上外模上端面紧密贴合,在上外模第一半型腔的最顶端设有一排贯穿上外模与储料室相通的注浆孔,压块置于储料室内,下外模第二半型腔的最低端设有一排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易操作,能精准控制产品管壁厚度,且成型后可干燥产品,简化了成型工序,降低了成本。

A paper pour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纸质浇道管是利用再生资源,具有免煅烧、节约能源、使用便捷切割时粉尘少,重量轻;不易损坏等优点,经高温后易碎、易剥离、易清除;浇铸后坚硬固体废弃物少,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砂再生设备的磨损,同时能改善再生砂的质量,降低铸件废品率;故纸质浇道管是陶瓷浇道管的理想替代产品;而现有纸质浇道管都是采用对半平分的模具,浸入按比例配制好的原料和水的液态混合物中,采用真空吸滤的原理成型;其弊端在于所成型的产品需要经过烘干、整形、切边等工序,耗工耗时,成本高,合格率低;同时所成型的产品管壁密度低、厚薄不均且不能精准控制厚度,导致管与管间不能实现承插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能精准控制成型产品厚度、简化成型工序的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包括上外模、下外模、电热管、模芯、储料室、压块,所述上外模上设有第一半型腔,所述下外模上设有第二半型腔,上外模、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模、下外模、电热管、模芯、储料室、压块,所述上外模上设有第一半型腔,所述下外模上设有第二半型腔,上外模、下外模合模后由第一半型腔、第二半型腔形成一个和所需纸质浇道管外壁大小和长度相符的型腔,且在合模后的上外模、下外模的两端形成通孔,所述模芯外形为和所需纸质浇道管内壁大小相符的实心体,模芯贯穿整个型腔且两端和上外模和下外模合模形成的通孔贴合,在上外模、下外模的侧面均设有盲孔,所述电热管嵌入盲孔内用于加热上外模、下外模,所述储料室和上外模上端面紧密贴合,在上外模第一半型腔的最顶端设有一排贯穿上外模与储料室相通的注浆孔,所述压块置于储料室内用于将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质浇道管注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模、下外模、电热管、模芯、储料室、压块,所述上外模上设有第一半型腔,所述下外模上设有第二半型腔,上外模、下外模合模后由第一半型腔、第二半型腔形成一个和所需纸质浇道管外壁大小和长度相符的型腔,且在合模后的上外模、下外模的两端形成通孔,所述模芯外形为和所需纸质浇道管内壁大小相符的实心体,模芯贯穿整个型腔且两端和上外模和下外模合模形成的通孔贴合,在上外模、下外模的侧面均设有盲孔,所述电热管嵌入盲孔内用于加热上外模、下外模,所述储料室和上外模上端面紧密贴合,在上外模第一半型腔的最顶端设有一排贯穿上外模与储料室相通的注浆孔,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邕钟添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双环纤维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