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98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其包括有平行放置的2条底纵杆,并由若干条底横杆间隔连接,2条底纵杆上间隔对称竖直设置有若干对竖杆,对称的2条竖杆的上端连接1条顶横杆构成支撑架,每条顶横杆上可转动的套设有短套筒,2条顶纵杆设于近顶横杆的两端将全部支撑架连接构成平台架;优化方案是将支撑架扩大,1条中纵杆固定置于平台架上,所有短套筒位于中纵杆的一侧,使用时,将2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成直线前后放置配合使用,中间隔开并放置钢筋裁切机,其中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输送台,用于放置未裁切钢筋,另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接收台,用于放置裁切后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

A steel cutting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领域中,在进行钢筋下料时,钢筋工人往往会事先制作两个简易的操作平台,通过人工在操作平台上进行钢筋搬运和长度测量后再截断下料,因操作平台上无滑动装置,钢筋移动摩擦阻力大,该种操作方式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每次截断不同规格尺寸的钢筋都需刻画尺寸并进行反复校核,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下料尺寸误差大。为此,有必专利技术一种易于操作的钢筋下料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其用于钢筋下料时的输送和存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是由钢筋焊接构成的矩形笼结构,包括有平行放置的2条底纵杆,2条底纵杆之间由若干条底横杆间隔连接,2条底纵杆上间隔对称竖直设置有若干对竖杆,对称的2条竖杆的上端连接1条顶横杆构成支撑架,每条顶横杆上可转动的套设有短套筒,2条顶纵杆设于近顶横杆的两端将全部支撑架连接构成平台架。作为优化,为了防止平台架上放置的钢筋发生滚落,平台架的顶纵杆上间隔设置有至少3条竖向钢管。进一步优化,为操作更加方便,将支撑架扩大,1条中纵杆固定置于平台架上,所有短套筒位于中纵杆的一侧,平台架上具有短套筒的一侧为操作平台,另一侧为存放平台。中纵杆上设置有至少3条竖向钢管。再进一步优化,平台架的顶纵杆或中纵杆设有标尺刻度。使用时,将2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成直线前后放置配合使用,中间隔开并放置钢筋裁切机,其中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输送台,用于放置未裁切钢筋,另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接收台,用于放置裁切后钢筋,操作步骤如下。1、将未裁切钢筋放置于输送台(的操作平台)上。2、通过短套筒人工移动钢筋,使钢筋经过钢筋裁切机并到达接收台(的操作平台)上。3、通过接收台的短套筒人工移动钢筋,使其前端达到指定的标尺刻度处。4、开动钢筋裁切机将钢筋裁切断。5、将裁切好的钢筋人工移离接收台(的操作平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是由钢筋焊接构成的矩形笼结构,其包括有平行放置的长度为6m的2条底纵杆11,2条底纵杆11相隔1m,7条底横杆12间隔端焊接于2条底纵杆11,2条底纵杆11上以1m的间隔对称竖直设置有7对竖杆13,对称的2条竖杆13的上端连接1条顶横杆15构成支撑架,每条顶横杆15上可转动的套设有短套筒16,2条顶纵杆14设于近顶横杆15的两端将全部支撑架连接构成平台架。本实施例的顶纵杆14上设有标尺刻度。作为优选方案,平台架上增加竖向钢管18,2条顶纵杆14上间隔设置有3条竖向钢管18,竖向钢管18的作用是防止存放平台上的钢筋发生滚落。本实施例的支撑架的宽度为400mm、高度为600mm、间隔为1000mm。使用时,将2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成直线前后放置配合使用,中间隔开并放置钢筋裁切机,其中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输送台,用于放置未裁切钢筋,另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接收台,用于放置裁切后钢筋,操作步骤如下。1、将未裁切钢筋放置于输送台上。2、通过短套筒16人工移动钢筋,使钢筋经过钢筋裁切机并到达接收台上。3、通过接收台的短套筒16人工移动钢筋,使其前端达到指定的标尺刻度处。4、开动钢筋裁切机将钢筋裁切断。5、将裁切好的钢筋人工移离接收台。为操作方便,可在输送台和接收台旁平排放置1—2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用于存放未裁切钢筋和裁切好的钢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实施例2参考图2,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改良结构,将支撑架扩大,在平台架上固定设置1条中纵杆17,使所有短套筒16位于中纵杆17的一侧,平台架上具有短套筒16的一侧为操作平台,另一侧为存放平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中纵杆17上设有标尺刻度。中纵杆17上设置有3条竖向钢管18,存放平台上的顶纵杆14上设置有3条竖向钢管18,竖向钢管18的作用是防止存放平台上的钢筋发生滚落,可使存放平台上存放更多钢筋。本实施例的支撑架的宽度为1000mm、高度为600mm、间隔为1000mm,其中短套筒16的长度为300mm。使用时,将2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成直线前后放置配合使用,中间隔开并放置钢筋裁切机,其中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输送台,用于放置未裁切钢筋,另1个钢筋下料操作平台为接收台,用于放置裁切后钢筋,操作步骤如下。1、将未裁切钢筋放置于输送台的存放平台上。2、从输送台的存放平台上取出要裁切的钢筋放置于操作平台上。3、通过短套筒16人工移动钢筋,使钢筋经过钢筋裁切机并到达接收台的操作平台上。4、通过接收台的短套筒16人工移动钢筋,使其前端达到指定的标尺刻度处。5、开动钢筋裁切机将钢筋裁切断。6、将裁切好的钢筋人工抬移入接收台的存放平台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是由钢筋焊接构成的矩形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行放置的2条底纵杆(11),2条底纵杆(11)之间由若干条底横杆(12)间隔连接,2条底纵杆(11)上间隔对称竖直设置有若干对竖杆(13),对称的2条竖杆(13)的上端连接1条顶横杆(15)构成支撑架,每条顶横杆(15)上可转动的套设有短套筒(16),2条顶纵杆(14)设于近顶横杆(15)的两端将全部支撑架连接构成平台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下料操作平台,是由钢筋焊接构成的矩形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行放置的2条底纵杆(11),2条底纵杆(11)之间由若干条底横杆(12)间隔连接,2条底纵杆(11)上间隔对称竖直设置有若干对竖杆(13),对称的2条竖杆(13)的上端连接1条顶横杆(15)构成支撑架,每条顶横杆(15)上可转动的套设有短套筒(16),2条顶纵杆(14)设于近顶横杆(15)的两端将全部支撑架连接构成平台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架的顶纵杆(14)上间隔设置有至少3条竖向钢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架的顶纵杆(14)上设有标尺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钢筋下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底纵杆(11)的长度为5000~6000mm,支撑架的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迎秋刘则邹唐文洪鹏唐武兴陆金伦冯晓康潘炜飞高耀坤骆卫锋刘洁明宋世科梁健时吴俊鑫欧阳照郑剑彬梁慧婵李培胜钟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