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97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右端设置有把手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位于安装杆左端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轮,安装杆的右端设置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导向长孔中穿装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上于所述安装杆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安装轴上转动装配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的外周开设有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二转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折弯装置仅能对电缆弯折出一种半径而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A cable b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安装和维护领域中的电缆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安装和维护领域,有的时候,为了安装的需要,需要将电缆弯折成一定的弧度,人力弯折的话劳动强度较大。为此中国专利CN202894138U公开了一种“电缆线芯整形器”,该电缆线芯整形器包括条状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折弯的把手,固定板上转动装配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转轮,转轮上设置有环状的卡线槽。操作人员手持需要弯折整形的电缆,将电缆通过两个转轮之间的空隙中,根据需要转动固定板,电缆被弯折呈需要的形状。现有的这种电缆折弯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电缆的折弯半径是固定的,因此其通用性较差,只能满足一种折弯半径需求;转轮上的卡线槽的槽径也是固定的,也只能适应较少的电缆进行弯折;当然,还有就是,转动固定板时,电缆的非弯折端会受到较大的反向作用力,操作人员必须用力按压保持电缆不动,仍旧会耗费操作人员较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折弯装置仅能对电缆弯折出一种半径而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右端设置有把手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位于安装杆左端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轮,安装杆的右端设置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导向长孔中穿装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上于所述安装杆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安装轴上转动装配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的外周开设有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二转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有至少两个,各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沿前后方向顺序且同轴线布置,各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的直径不同;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有至少两个,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沿前后方向顺序且同轴线布置,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的直径不同。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装置架,装置架包括底板和立架,所述第一转轮通过下侧转轴转动装配于所述立架上,安装杆的左端套连于所述下侧转轴上。立架包括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的前立板和后立板,下侧转轴的两端支撑于前立板和后立板上。所述立架上于所述第一转轮的上侧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转轮,第三转轮的外周开设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三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与第三转轮环状卡线槽之间形成供相应电缆适配通过的电缆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通过导向长孔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二转轮相对第一转轮之间的间距,比如说,松开固定螺母,安装轴沿导向长孔左右移动调整后,再拧紧固定螺母,从而调整第二转轮相对于第一转轮之间的间距,这样就可以改变电缆的弯折半径,满足多种弯折半径需求,提高产品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对电缆弯折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转轮、第三转轮与装置架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图1中安装杆、扳手和第二转轮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缆折弯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装置架,装置架包括底板5和立架4,立架包括下端固定于底板上的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立板20和后立板21,前立板20、后立板21上通过下侧转轴19转动装配有第一转轮3,前立板20、后立板21上通过上侧转轴15转动装配有第三转轮1,第一转轮3、第三转轮1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下侧转轴19上于前立板的前侧、后立板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下侧转轴轴向脱出的下侧螺母16,上侧转轴15上于前立板的前侧、后立板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上侧转轴轴向脱出的上侧螺母14。第一转轮3的外周沿前后方向顺序开设有三个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3,三个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的直径不同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第三转轮1的外周开设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三转轮环状卡线槽11,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与第三转轮环状卡线槽之间形成供相应电缆2适配通过的电缆通道13。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8,安装杆8的右端一体设置有把手10,安装杆8的左端空套于下侧转轴19的前端,下侧转轴19上于安装杆的前侧螺纹装配有防止安装杆脱出的限位螺母18。安装杆的右端设置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7,导向长孔7中穿装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23,安装轴上于所述安装杆8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4,安装轴23上转动装配有第二转轮9,第二转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22,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也有三个。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待折弯的电缆2经第一转轮1、第三转轮3之间的电缆通道13通过后,置于第二转轮9的下侧,然后操作人员对把手10施力,使得安装杆8的右端朝下摆动,从而对电缆2进行折弯,电缆的左端会有一个上翘的运动趋势,第三转轮3对电缆左端施压,而避免电缆上翘,相比使用人力按压而言,劳动强度进一步的得到降低;不同直径的环状卡线槽可以匹配不同直径的电缆,从而增加本产品的不同直径电缆的通用性;在需要不同的折弯半径时,可以通过往复移动安装轴,来调整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对不同电缆的折弯半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右端设置有把手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其特征在于: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位于安装杆左端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轮,安装杆的右端设置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导向长孔中穿装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上于所述安装杆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安装轴上转动装配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的外周开设有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二转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右端设置有把手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其特征在于:电缆折弯装置还包括位于安装杆左端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轮,安装杆的右端设置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导向长孔中穿装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上于所述安装杆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安装轴上转动装配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的外周开设有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第二转轮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有至少两个,各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沿前后方向顺序且同轴线布置,各第一转轮环状卡线槽的直径不同;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有至少两个,各第二转轮环状卡线槽沿前后方向顺序且同轴线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伟高军张宏伟吴峰昆姜莉杨晓雁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罗山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