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弯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97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属于医疗行业辅助用器械领域。该注射针弯针器包括座台,座台上方设有定位杆Ⅰ、定位杆Ⅱ、按压杆以及背板,座台下方设有顶升机构Ⅰ及顶升机构Ⅱ;座台作为安装基础,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是作为注射针的支撑机构,与按压杆配合实现注射针的定角度、定折弯点折弯;顶升机构Ⅰ与顶升机构Ⅱ则是作为对应调节定位杆Ⅰ、定位杆Ⅱ角度的机构,以此来实现不同注射针折弯角度的调节。该弯针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根据需求进行角度以及折弯位置可控的弯折操作,节省人力,保证了弯折精度。

Needle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针弯针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行业辅助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针弯针器。
技术介绍
注射针针头是医疗行业的常规用品,其中普遍使用的是长直针头,小部分应用场合中,弯曲针头比长直针头的适用性更好。医美行业应用到弯曲针头的频次相对较高,但因注射部位的差异,所需注射针的弯曲曲度也各有不同。早在90年代初期,美国就提出了可生产弯曲型针头的成型装置(US5295827),该成型装置的原理是设置一个可夹持针头端部的基座,通过对一端头固定,然后向另一端头施力以实现针头的弯曲。由于此装置本身应用场合不多,该技术未受到足够重视,这种情况下,生产弯曲针头的装置及工艺未持续性改进,使得成型设备仍停留在初期阶段,其技术所暴露出的机构复杂、无参照基准、折弯点不定、会对针头造成损伤等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目前弯曲针头生产加工处于尴尬境地,主要表现为:(1)由于生产量小、弯折角度不定、规格型号多,工厂不愿承接这样的小批量、多规格生产任务;(2)现有的折弯装置机构复杂、操作不便,实用性差;(3)多数的弯曲针头是由医生自己双手掰弯而成,这种方式不仅存在针刺的风险,且因针头硬度较大,弯曲操作不易实施;另外,弯曲精度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可根据需求进行角度可控的弯折操作,节省人力,保证弯折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包括座台,座台上方设有定位杆Ⅰ、定位杆Ⅱ、按压杆以及背板,座台下方设有顶升机构Ⅰ及顶升机构Ⅱ;背板垂直固设在座台的上端面上且其一侧面上设有角度刻度,背板上90°刻度线处设置有垂直于座台的轨道槽,按压杆插装在轨道槽内并通过穿过背板的锁定螺杆锁定;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均为长直杆结构且分设在按压杆的两侧;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的下端均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顶升机构Ⅰ的顶端与定位杆Ⅰ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Ⅰ绕下端的销轴转动,顶升机构Ⅱ的顶端与定位杆Ⅱ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Ⅱ绕下端的销轴转动。进一步,顶升机构Ⅰ与顶升机构Ⅱ均为丝杆升降机构。进一步,丝杆升降机构的顶端铰接有顶块,顶块的上端面对应垫在定位杆Ⅰ或定位杆Ⅱ的底面上。进一步,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的转动端头间留有让位间隙。进一步,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上均开设有用于安置注射针的凹槽。进一步,凹槽为V型槽。进一步,凹槽的槽面上设有防滑层。进一步,按压杆的按压端头上开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按压杆的按压端头为圆弧过渡的V型按压头。进一步,按压杆上设有按压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现有成熟产品及常见件组合而成,结构简单,材料易得,易生产加工,成本低廉,适用于小批量生产;2、手动操作,在极大降低了成本的前提下,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能实现多弯折角度、不同弯折点的可控调节,保证了弯折精度;3、具有保护措施,不仅能防止注射针受损,还能防止机构在配合过程中失效,可靠性好。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座台—1、定位杆Ⅰ—2、定位杆Ⅱ—3、按压杆—4、背板—5、顶升机构Ⅰ—6、顶升机构Ⅱ—7、销轴—8、按压手柄—9、锁定螺杆—10、注射针—11、顶块—12、轨道槽—101、螺杆孔—102、凹槽—201、凹槽—301、通槽—302、定位槽—401、连接部—11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包括座台1,座台上方设有定位杆Ⅰ2、定位杆Ⅱ3、按压杆4以及背板5,座台下方设有顶升机构Ⅰ6及顶升机构Ⅱ7。其中,座台1作为安装基础,其他各机构均设置在座台上;定位杆Ⅰ2与定位杆Ⅱ3是作为注射针的支撑机构,与按压杆4配合实现注射针的定角度、定折弯点折弯;顶升机构Ⅰ6与顶升机构Ⅱ7则是作为对应调节定位杆Ⅰ2、定位杆Ⅱ3角度的机构,以此来实现不同注射针折弯角度的调节。具体的,座台1的上端面为平板,背板1垂直固设在座台1的上端面上且其一侧面上设有角度刻度,角度刻度的范围为0°~180°。背板上90°刻度线处设置有垂直于座台上端面平板的轨道槽101,按压杆4插装在轨道槽101内,背板以及按压杆上对应间隔设有螺杆孔102,这些螺杆孔竖直间隔排列,按压杆4通过穿过背板的锁定螺杆10锁定;一方面,多螺杆孔的设置可实现按压杆高度的调整;另一方面,穿过螺杆孔的锁定螺杆实现了按压杆的锁定。此处的定位杆Ⅰ2与定位杆Ⅱ3均为长直杆结构且分设在按压杆4的两侧,定位杆Ⅰ2与定位杆Ⅱ3的下端均通过销轴8可转动安装在背板1上,即定位杆Ⅰ2的下端通过销轴8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且位于90°刻度线的左侧,定位杆Ⅱ3的下端通过销轴8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且位于90°刻度线的右侧。因座台1的上端面为平板,定位杆Ⅰ2与定位杆Ⅱ3可转动,故在座台上可同时调整成水平状态,以便于放置注射针。顶升机构Ⅰ6与顶升机构Ⅱ7设置在座台1内,从设置方位上来看,同样分设在背板的90°刻度线的左、右两侧,顶升机构Ⅰ6的顶端与定位杆Ⅰ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Ⅰ绕下端的销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台,座台上方设有定位杆Ⅰ、定位杆Ⅱ、按压杆以及背板,座台下方设有顶升机构Ⅰ及顶升机构Ⅱ;/n背板垂直固设在座台的上端面上且其一侧面上设有角度刻度,背板上90°刻度线处设置有垂直于座台的轨道槽,按压杆插装在轨道槽内并通过穿过背板的锁定螺杆锁定;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均为长直杆结构且分设在按压杆的两侧;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的下端均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顶升机构Ⅰ的顶端与定位杆Ⅰ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Ⅰ绕下端的销轴转动,顶升机构Ⅱ的顶端与定位杆Ⅱ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Ⅱ绕下端的销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针弯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台,座台上方设有定位杆Ⅰ、定位杆Ⅱ、按压杆以及背板,座台下方设有顶升机构Ⅰ及顶升机构Ⅱ;
背板垂直固设在座台的上端面上且其一侧面上设有角度刻度,背板上90°刻度线处设置有垂直于座台的轨道槽,按压杆插装在轨道槽内并通过穿过背板的锁定螺杆锁定;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均为长直杆结构且分设在按压杆的两侧;定位杆Ⅰ与定位杆Ⅱ的下端均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在背板上,顶升机构Ⅰ的顶端与定位杆Ⅰ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Ⅰ绕下端的销轴转动,顶升机构Ⅱ的顶端与定位杆Ⅱ的上端部相配合以驱动定位杆Ⅱ绕下端的销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弯针器,其特征在于:顶升机构Ⅰ与顶升机构Ⅱ均为丝杆升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针弯针器,其特征在于:丝杆升降机构的顶端铰接有顶块,顶块的上端面对应垫在定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航于秉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迪凯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