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发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一种由一定数量的原子组成的尺寸通常在1~10nm、一般为球形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其元素组成一般为II-VI族或III-V族元素。量子点的尺寸小于或接近其相应体相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具有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从而表现为优异的光学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借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在于其发光原理相近,即:在电流的激发下,电子/空穴对通过电子/空穴传输层注入发光层,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发生复合产生光子,光子以光能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发光。两者间的差别在于发光层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使用的是磷光材料,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所使用的是量子点材料。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相比,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成本低、峰宽窄、色域宽,色彩饱和度高等优点,且可采用印刷的方式来制备,更加适合大尺寸显示器的生产。近年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红绿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指标已趋于商业化应用。对于器件性能的提升,量子点表面配体的优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量子点在合成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长链配体,这些长链的配体对稳定量子点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器件制备方面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中,量子点表面的长链配体由于自身具有绝缘性,会阻碍载流子的传输性能。同时,量子点表面长链配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为正型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提供阳极;/n在所述阳极表面形成空穴功能层;/n在所述空穴功能层表面形成一层短链配体化合物;/n在所述短链配体化合物表面形成量子点发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为正型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阳极;
在所述阳极表面形成空穴功能层;
在所述空穴功能层表面形成一层短链配体化合物;
在所述短链配体化合物表面形成量子点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所述空穴功能层表面沉积一层短链配体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链配体化合物表面形成量子点发光层之后,还包括步骤: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表面沉积一层长链配体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所述空穴功能层表面沉积一层短链配体化合物的条件:蒸镀的温度为50-200℃,和/或蒸镀的时间为1-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表面沉积一层长链配体化合物的条件:蒸镀的温度为50-200℃,和/或蒸镀的时间为1-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配体化合物选自主链碳原子数小于8的硫醇、硫酚、含硫的盐、碳原子数为2-10的有机胺和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碳原子数小于8的硫醇选自3-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巯基己醇、丙二硫醇、2-巯基-3丁醇、1,2-乙烷二硫醇、1,6-己二硫醇、1,4-二巯基-2,3-丁二醇、6-巯基己醇、半胱氨酸、丙烷-1,2,3-三硫醇和2,3-二巯基-1-丙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硫酚选自苯硫醇、1,2-苯二硫醇、1,3-苯二硫醇和1,4-苯二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含硫的盐包括硫氰酸铵、硫化铵、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碳原子数为2-10的有机胺选自正辛胺、癸胺、1,2-乙二胺和二乙氨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卤化物选自HF、NH4F、HCl、NH4Cl、HBr、NH4Br、LiF、KF、NaF、BeF2、MgF2、CaF2、AlF3、InF3、LiCl、NaCl、MgCl2、CaCl2、ZnCl2、AlCl3、GaCl3、InCl3、LiBr、NaBr、MgBr2、CaBr2、ZnBr2、AlBr3、GaBr3、InBr3、LiI、NaI、MgI2、CaI2、ZnI2、AlBr3、GaI3、InI3、碘化四丁基铵、溴化四丁基铵、氯化四丁基铵和氟化四丁基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配体化合物选自主链碳原子数大于等于8的硫醇和含氨基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碳原子数大于等于8的硫醇选自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硫醇、1,8-辛二硫醇11-巯基十一醇、11-巯基十一烷酸、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6,8-二巯基辛酸、十二烷基硫醇锌聚合物和三聚硫氰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含氨基的聚合物选自聚(酰氨基胺)树枝状大分子、聚醚胺和氨基硅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文,杨一行,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