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传祥专利>正文

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60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此类锅炉存在的运行安全性和热工低等技术问题。本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具有水套式炉本体,其机械式炉排入煤端的煤斗中设有引燃器,该引燃器由组装为一体的下部引燃室和引燃室上部的冷却水箱构成,引燃室是由耐热炉墙围构成的固定悬空、开口于炉排的燃煤引燃空问;冷却水箱与引燃室之间设有保温层,冷却水箱由回水管和出水管与水套炉本体水路连通;煤斗中的引燃器设置形成了前落煤通道和后落煤通道。本技术设置避免了煤斗燃煤因高热而自行燃烧的不安全性的存在,同时确保了燃煤气化高效率燃烧运行,而且具有烟尘排放浓度低、环保性能好的技术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炉推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親炉技术領域本技术涉及的是散煤懲煤常压热水锅炉,尤其涉及的是煤气 化常压热水锅炉技术》 背豕拔术为实现煤气化放热燃烧,現有的煤气化常压热水锔炉技术,很 多采用了在炉膛中的下制气炉排和下燃烧炉排的双炉排结构,或增 加了用于产生水蒸汽通入煤层的过热机构。这些现有技术显然更适 合应用于中小型常压热水锅炉中,而对于设置有链条等设置机械炉 排的中大型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如何類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制 气混合燃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則一直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題,因煤炭 气化条件不充分面导致运行可靠性差、烟气排放难以达到环保锅炉 产品仍大量存在.尤其是现有的具有链条炉排的中大型常压热水锅炉多为传统的砌筑炉体结构,不仅结构笨重,而且安全运行差a 实用新塞内審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具有链条等机械炉 排结构、能够连续补充燃煤以保证持续运行的机械炉推煤气一体化 常压热水锅炉。本技术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 一种机械炉抹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 炉,本锅炉具有水套式炉本体,其机械式炉排入煤端的煤斗中设有 引燃器,该引燃器由组装为一体的下部引燃室和引燃室上部的冷却 水箱构成,引燃室是由耐热炉墙围构成的固定悬空、开口于炉排的 燃煤引燃空间;冷却水箱与引燃室之间设有保温层,冷却水箱由回 水管和出水管与水套炉本体水路连通;煤斗中的引燃器设置形成了 前落煤通道和后落煤通道。本技术公开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方案,其煤斗中的具有冷却结构的引燃器部件设置,和采用水套炉木休结 构替代現有砌筑炉体的链条等机械炉排锅炉结构, 一方面避免了煤 斗燃煤因高热而S行燃烧的不安仝性的存在,同时确保了燃煤的下 引燃、煤气化高效率燃烧运行,并具有更优良的热工性能,由于其 初始排放烟尘浓度低,燃烧放热效率高,完全达到了环保锅炉运行 要求,还具有安全性能高的技术特点。 附圉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的总装剖 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引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结构图。 具体实旌方式本技术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附國所展示的 是设置链条炉排的常压热水锅炉一实施结构构造。其炉本体包括有 水套式炉体20、炉体20上部由左右对称的翼形烟道托膂15支撺连 通于炉体的卧式锅筒17,置于链条式炉排1的入煤端的煤斗14窄间 内设有燃煤引燃器11,引燃器n周围的煤斗14炉墙为与水套式炉 体20相通的平面拉撑水套式炉墙。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燃料引 燃器11由前耐热炉墙111、上耐热炉墙和后財热炉墙112构成了与 炉排通道垂直的引燃空间——引燃室,引燃器11跨越于炉排1之上 吊装到位安装,由其两惻下部铸铁安装板13画定安装于锅炉拥向炉 墙上;引燃器11在煤斗14内的设置,在煤斗14分隔形成了前落煤 通道10和后落煤通道9,煤斗落煤在链条炉排的带动下,由引燃器 li的前炉墙Hl以相应煤层厚度送入引燃宰,在引燃审内被引燃燃 烧,其燃烧的煤层随炉排1继续沿炉排通道前行,逐渐被后落煤通 道9的落煤覆盖一定煤层厚度,该结构应按最佳气化状态的煤层厚 度设计,为进入炉膛进行煤气化燃烧创造了最佳的条件"本技术结 构的设置是对厚度较薄的煤层引燃燃烧,所以其一次风所需量仅是 总风量的一半,从而使初始烟尘排放浓度降至极低的程度。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结构中为避免引燃室高温将煤斗14的燃料引燃, 以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引燃室上部设置有冷却水箱110,冷却水箱 U0经回水管和出水管U3与水套式炉体相通组成统一的水循环系 统,冷却水箱110与引燃器11的上炉墙之间设有一保温层2,冷却 水箱U0的设置使引燃室上部外表面温度远低于燃煤燃点,从而确 保煤斗14中部和卜.部燃煤不会被煤斗高温自行引燃燃烧。引燃室的 烟管8通入炉膛设置,使其残存的可燃物在炉膛中继续燃烧。进入 炉膛的燃煤在下层燃煤和炉膛高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干燥和干馏反 应,其水份和挥发份析出,底部火层的半焦炽热碳与一次风氧化燃 烧放热、生成二氧化碳,使氧化层维持高温,其高温二氧化碳和氧 持续上升至还原层,与还原层的炽热煤碳发生吸热还原反应生成一 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其挥发份弓半焦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在煤层上 部被炉膛内高温引燃,二次风组合喷管5穿过水套式炉墙通入炉膛, 其喷入的二次风与可燃气体强烈混合下进行燃烧,由于二次组合喷 管5能够始终得到锅炉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因而避免了其伸入炉跪 一端被烧毁的现象发生。炉膛内,由炉排后端向炉膛前部空间延伸 悬空设置一后拱3,后拱3将炉膛空间分隔成前部的主燃烧空间70、 后拱3卜方的卜燃烧空间72和后拱3上方的上燃烧空间7h位丁后 拱3前端上方,即分隔于主燃烧空间70与上燃烧空间71之间设有 一贮热孔墙4,主燃烧空间70的燃烧挥发份与半焦气化产生的可燃 气体与二次风强烈混合燃烧,再经贮热孔墙4的均流混合、辐射热 作用,使其残余的可燃气体彻底燃尽,从而实现高效率煤气化燃烧、 放热。该贮热孔墙4可以预制为一部件后,送炉内组装到位。其高 温烟气由上燃烧苧间71后部进入由左右对称的翼形烟道托管15所 构成的翼形烟道前行,并折行迸入锅筒的嫘纹烟管束H。在本实施 结构中,锅筒的前烟箱16由水套受热面围构而成,其底部卜沉,使其下部受热水套墙体与磁热炉墙层附合构成炉膛的前拱6,与该前烟 箱16下部相通设有除灰门12,该前烟箱16受热面的设置使其占有 锅炉的总受热面的8%。权利要求1. 一种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本锅炉具有水套式炉本体,其机械式炉排入煤端的煤斗(14)中设有引燃器(11),该引燃器由组装为一体的下部引燃室和引燃室上部的冷却水箱(110)构成,引燃室是由耐热炉墙围构成的固定悬空、开口于炉排的燃煤引燃空间;冷却水箱与引燃室之间设有保温层(2),冷却水箱由回水管和出水管与水套炉本体水路连通;煤斗中的引燃器设置形成了前落煤通道(10)和后落煤通道(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 热水锅炉,其特征在f引燃器(11)周围的煤斗(14)炉墙为与水套式炉本体相通的平面拉撑水套式炉墙。3、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 热水锅炉,其特祉在于炉本体包括有水套式炉体(20)、炉体(20)上部由左右对称的翼形烟道托管(15)支撑连通于炉 体的卧式锅筒(17),由炉排后端向炉膛前部空间延伸悬空设 置一后拱(3),后拱将炉膛空间分隔成前部的主燃烧空间(70)、后拱下方的下燃烧空间(72)和后拱上方的上燃烧空 间(71);位于后拱(3)前端上方,分隔于主燃烧空间(70)与卜燃烧空间(71)设有一贮热孔墙(4)。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 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筒(17)的前烟箱U6)由水套受 热面闱枸而成,其下沉底部受热水套墙体与耐熱炉墙层附合 构成炉膛的前拱(6),与该前烟箱(16)下部相通设有除灰 门(12)。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此类锅炉存在的运行安全性和热工低等技术问题。本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具有水套式炉本体,其机械式炉排入煤端的煤斗中设有引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炉排煤气一体化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本锅炉具有水套式炉本体,其机械式炉排入煤端的煤斗(14)中设有引燃器(11),该引燃器由组装为一体的下部引燃室和引燃室上部的冷却水箱(110)构成,引燃室是由耐热炉墙围构成的固定悬空、开口于炉排的燃煤引燃空间;冷却水箱与引燃室之间设有保温层(2),冷却水箱由回水管和出水管与水套炉本体水路连通;煤斗中的引燃器设置形成了前落煤通道(10)和后落煤通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传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