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又新专利>正文

便坐两用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6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便坐的两用椅,它由带扶手的靠背折叠椅坐板孔内安放一个坐便器构成。坐便器由便盆、卡环、盖子组成,其特征是坐便器的盖子是翻转开闭的,盖子上有锁紧按钮和提把。坐便器能放入和提离坐板孔。两侧扶手可根据需要单侧折叠,坐板孔内换上垫板即成靠背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并能明显减轻护理负担,一物两用,特别适合医院病房及家庭中的老弱病残者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类生活用品,特别是专供老弱病残人使用的便坐两用椅。已知的申请号为88213609《便坐两用椅》,它是在折叠椅的坐便板上开了个孔,孔的前端有导尿槽,使用时在孔的下方接一便盆。在坐便板后端铰连一块平面坐板,以实现便坐两用之目的。已知的《便坐两用椅》在使用前需要把便盆放在合适的位置,由于便盆是完全畅开的,有时大小便反溅,对室内空气污染严重,使用后需要盖盆,有些病人则不易做到,因此未能减轻护理负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使用方便、舒适、防止污染、并能明显减轻护理工作量的便坐两用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折叠椅架、坐便器、垫板及支腿等构成。在有扶手的折叠椅的坐扳(4)上开一个有槽口的椭圆孔、槽口向坐板后方,在椭圆孔内能放入和提离坐便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坐便器由便盆(2)、卡环(3)、盖子(5)组成如图2所示。在坐扳下面有一支撑,由它来支撑坐扳,并且坐便器上边缘可挂在支撑物上使坐便器上边缘与坐板孔恰好吻合。便盆前上方曲面凸起部分是小便器(1),前部设有把手(24),后方是倒出口(25),倒出口低于坐便器上缘,倒出口的檐下有一水平槽与卡环的下部榫头(21)插入式组合联接。便盆的倒出口深入到卡环上表面与榫头之间,即倒出口是由卡环来封闭的。由半环状的平面与下部榫头构成的卡环,其半环面与坐扳吻合。卡环(3)与盖子(5)通过一个带插销扳(18)的销轴来连接。销轴两端是同方向的斜面、轴的长方孔内安有一矩形插销扳(18)如图3所示。在卡环两个尾部的一端和盖子尾部销轴穿过的部位有一个插销扳能移动的定位槽(22),当插销扳进入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固接状,当插销扳退出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铰接状。当坐便器放入和提离坐扳孔时,坐扳后端槽内两侧面的台阶(23)挤压销轴两端的斜面,使其轴向窜动,从而带动插销扳移动,实现卡环与盖子在坐扳后槽口内呈铰接状,故盖子能绕销轴转动而开合。当离开坐扳槽后又呈固接状,此时卡环充当盖子后端的挂勾,同时起稳定便盆的作用。推动盖子(5)提把上的按钮(8)可以锁住便盆的前端,同时小便器(1)上小孔与盖子上凸珠(7)碰住,退回按钮反向拉动两个把手,即便盆被分离下来,便盆上的小便器能有效接引尿液,由于便盆的倒出口低于盆口其它部位,与卡环组合后倒出口又是伸入到卡环下方,在使用时不与人体直接接触,故能防止病菌交叉感染。便盆与盖子锁住以后,提离坐扳清除大小便不污染环境,给护理人员创造了文明的工作条件。本技术带扶手的折叠椅架,其特征部分是扶手(9)可以同时折叠,也可单只折叠。扶手是槽杆,槽口向下,槽内有一滑块,滑块与扶手支杆(10)上端铰接,支杆下端在椅腿(16)上铰接,铰接处有一个卷簧(13),卷簧使支撑杆打开,支杆下部固接一挂勾(12),勾在与坐扳支撑固接的挂扳孔(11)内。扶手前端可套一个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把手,在把的前内侧有一小孔,当扶手把折叠时与坐椅前支撑腿下的弹性销子(15)锁住,当扶手支杆向后转动时与其固接的挂勾自动脱开挂扳。使用扶手时,抬起扶手、支杆自动弹起,同时挂勾与挂扳自动挂接。这种能分别折叠的扶手配合使用一根支腿如图5所示,能使大多数病残人安全的独立使用。换上垫扳即可一物两用。如图4所示。图1便坐两用椅示意图图2坐便器示意图图3带插销扳的销轴示意图图4换上垫扳做椅子用图5带一个支腿的便坐两用椅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各图号一致。1小便器2便盆3卡环4坐扳5盖子6椅子靠背7小凸珠8按钮9扶手10支杆11挂扳孔12挂勾13卷簧14椅腿15弹性销子16前椅腿17销轴18插销扳19垫扳20支腿21榫头22定位槽23台阶24把手25倒出口。实施例1当使用坐便器时,提盖子上把手放入坐扳孔内,退按钮打开盖子,此时盖子与卡环呈铰接状,使用完毕后,合上盖子,提离坐扳孔,此时卡环与盖子呈固接状。倒盆时,随回按钮,反向拉动两个把手使便盆被分离下来。实施例2当伤残病人行动不便只需一只手扶时如图5所示,便坐两用椅上安一支腿(20),放在床边就可安全使用。实施例3当做椅子使用时如图4所示,只需将相应垫扳(19)放在椭圆孔内即可。权利要求1.由折叠椅架、坐便器、垫板、支腿组成的便坐两用椅,其特征在于由便盆(2)、卡环(3)、盖子(5)组成的坐便器可放入和提离坐扳孔,此时连接卡环与盖子的销轴(17)受坐扳后端槽口内两侧面台阶(23)的挤压而轴向窜动并带动插销扳(18)在定位槽(22)内移动,当插销扳(18)进入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固接状。推动盖子提把上的按钮(8)即锁住便盆的前端,当插销扳(18)退出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铰接状,卡环的榫头(21)与便盆倒出口(25)檐下的水平槽插入式组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坐两用椅,其特征在于椅架上的扶手(9)是槽形杆件,槽内滑块与扶手支杆(10)上端铰接,支杆下端在椅腿(16)上铰接,铰接处有卷簧(13),支杆下部固接挂勾(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坐两用椅,其特征在于卡环是由半环状的平面与下部榫头(21)构成的一个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坐两用椅,其特征在于坐扳(4)孔上更换一块与之相配的垫板(19)即成靠背坐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便坐的两用椅,它由带扶手的靠背折叠椅坐板孔内安放一个坐便器构成。坐便器由便盆、卡环、盖子组成,其特征是坐便器的盖子是翻转开闭的,盖子上有锁紧按钮和提把。坐便器能放入和提离坐板孔。两侧扶手可根据需要单侧折叠,坐板孔内换上垫板即成靠背椅。本技术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并能明显减轻护理负担,一物两用,特别适合医院病房及家庭中的老弱病残者使用。文档编号A47C1/00GK2083432SQ9022182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7日专利技术者杜又新 申请人:杜又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折叠椅架、坐便器、垫板、支腿组成的便坐两用椅,其特征在于由便盆(2)、卡环(3)、盖子(5)组成的坐便器可放入和提离坐板孔,此时连接卡环与盖子的销轴(17)受坐扳后端槽口内两侧面台阶(23)的挤压而轴向窜动并带动插销扳(18)在定位槽(22)内移动,当插销扳(18)进入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固接状。推动盖子提把上的按钮(8)即锁住便盆的前端,当插销扳(18)退出盖子尾部定位槽时盖子与卡环呈铰接状,卡环的榫头(21)与便盆倒出口(25)檐下的水平槽插入式组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又新
申请(专利权)人:杜又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