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56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量采集装置,属于产量采集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推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第一驱动用于驱动推板朝向第一输送带往复运动,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收集腔嵌设于机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产量的自动采集。

Yield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量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量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产量的计件,若是需要人为完成,是一项大型的工作,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不容易保证准确率,完成产量计件后还需要进行登记保存,若是在生产线上进行计件,更加加重了难度,如果有一种装置可以智能采集数据,就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产量采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所述推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用于驱动所述推板朝向第一输送带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嵌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收集腔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其中,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推板均与设置于机架上的单片机通讯连接,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型号为QS18光电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型号为LC1110单点式称重传感器,单片机的型号为51单片机。采集产量数据时,将本技术与生产设备连接,具体地,将本技术设置到生产设备的输送带之间,即将本技术和生产设备的输送带整合在一起,因此生产设备在对产品进行传输时,产品会依次经过本技术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其中,生产设备上的产品在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时,第一光电传感器能检测到经过第一输送带的左端的产品,然后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得到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信息,从而得到产品的产量信息;当产品进入到第二输送带时,第二光电传感器能检测到经过第二输送带的左端的产品,然后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可以得到进入第二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信息,将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减去进入到第二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即可得到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的数量,则称重传感器可以测得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的总重,其中,称重传感器称重时,单片机控制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停止输送,由于称重时间极短,因此不会影响到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的输送,从而可以根据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数量信息以及产品的设计重量检测出此时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总重是否符合设计总重,若称得的总重与设计总重相差较大,则说明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存在不合格品,此时单片机控制推板将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推落到收集腔中,以对产品进行初步抽检,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在推落产品的同时,单片机会在产量信息中减去推落产品的数量,以保证产量信息的准确。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的型号为QS18光电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是否存在有产品,以使单片机能控制称重传感器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不存在产品时进行称重,以保证称重数据的准确性。同样,还可以在第一输送带的左端和第二输送带的右端设置用于检测本技术与生产设备的输送带之间是否存在产品的光电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三转轴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与单片机通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为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或者油缸。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电磁阀与单片机通讯连接。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采集产量数据时,将本技术与生产设备连接,具体地,将本技术设置到生产设备的输送带之间,即将本技术和生产设备的输送带整合在一起,因此生产设备在对产品进行传输时,产品会依次经过本技术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其中,生产设备上的产品在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时,第一光电传感器能检测到经过第一输送带的左端的产品,然后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得到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信息,从而得到产品的产量信息;当产品进入到第二输送带时,第二光电传感器能检测到经过第二输送带的左端的产品,然后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可以得到进入第二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信息,将进入到第一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减去进入到第二输送带的产品的数量即可得到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的数量,则称重传感器可以测得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的总重,其中,称重传感器称重时,单片机控制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停止输送,由于称重时间极短,因此不会影响到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的输送,从而可以根据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数量信息以及产品的设计重量检测出此时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总重是否符合设计总重,若称得的总重与设计总重相差较大,则说明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存在不合格品,此时单片机控制推板将第一输送带上的产品推落到收集腔中,以对产品进行初步抽检,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在推落产品的同时,单片机会在产量信息中减去推落产品的数量,以保证产量信息的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产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产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第一支撑板,111-第一输送带,1111-第一转轴,1112-第二转轴,112-第一光电传感器,113-推板,114-第一驱动机构,115-收集腔,12-第二支撑板,121-第二输送带,1211-第三转轴,1212-第四转轴,122-第二光电传感器,13-第一支撑柱,131-称重传感器,14-第二支撑柱,15-支撑架,151-第三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一种产量采集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所述推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用于驱动所述推板朝向第一输送带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嵌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收集腔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所述推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用于驱动所述推板朝向第一输送带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嵌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收集腔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建联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