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频视觉机制的轮廓特征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频视觉机制的轮廓特征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轮廓检测是从杂乱场景中快速地提取人类感兴趣区域的过程,如何在较低漏检率的情况下实现伪轮廓和纹理信息的去除,对于降低后续视通路特征提取的难度,并进一步提高轮廓检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轮廓检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1)在不同光照或视角下,视觉信息加工机理存在差异;(2)在保留轮廓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去除背景纹理信息,通常是相互矛盾的。随着生理实验手段的发展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运用,对于视觉信息处理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基于生物视觉的中心-周围相互作用特性,构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抑制模型,利用二维Gabor函数来表征初级视皮层(V1)感受野轮廓方向的选择性,并引入高斯差(DifferenceofGaussian,DoG)函数来模拟外周环绕的侧抑制作用;还有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外侧膝状体(LGN)感受野组合模型,揭示简单细胞的定向抑制和对比度不变性;此外还有研究视通路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频视觉机制的轮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针对输入图像I(x,y),引入如式(1)所示的高斯函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分频视觉机制的轮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输入图像I(x,y),引入如式(1)所示的高斯函数模拟LGN经典感受野所具有的频域响应特性;
其中
利用高斯函数的尺度参数σj作为LGN经典感受野对视觉信息流的分频特性参数,从而获得f个空间频率调谐通道,默认f=3,σ1=1,σ2=2,σ3=4,下同;表示朝向角,上标j表示空间频率调谐通道的序号,j=1,2,…,f,下同;下标i表示朝向角的序号,i=1,2,…,Nθ,下同,Nθ默认设置为8;空间大小比率γ决定了LGN经典感受野的椭圆率;
针对某个尺度参数σj,计算第i个朝向角的LGN经典感受野分频激励响应如式(3)所示;
式(3)中默认γ=0.5,*表示卷积运算;
步骤2:在步骤1所获得的基础上,提取f个空间频率调谐通道的初级轮廓响应E(x,y,σj);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针对步骤1所获得的激励响应在固定某个尺度参数σj情况下,使遍历Nθ个不同朝向角,采用最大值策略,选取的最大值,从而获得初级轮廓响应E(x,y,σj),如式(4)所示;同时记录各尺度参数σj情况下最大值所对应的朝向角,记为θCRF(j);
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函数,下同;
步骤3:采用如式(5)和(6)所示的双高斯差函数模拟LGN非经典感受野响应特性同时记录各尺度参数σj情况下最大值所对应的朝向角为θNCRF(j);定义第j条空间频率调谐通道上LGN非经典感受野中心-外周的抑制强度如式(7)所示;
式(6)中默认γ=1;ρ表示LGN非经典感受野外周与中心的半径比值,根据电生理实验发现非经典感受野的直径一般为经典感受野的2~5倍,默认ρ=4;式(7)中||||表示范数运算;
步骤4:针对步骤2和步骤3分别获取的θCRF(j)和θNCRF(j),计算两者的朝向差异特性,得到侧抑制强度
首先分别计算朝向差异△θCRF-NCRF(j),如式(8)所示;
再经幂指数归一化,得到朝向调制权重W1(j),如式(9)所示;
其中,δ表示抑制强度随视觉特征差异增大而衰减的调节参数,默认δ=0.2,下同;
技术研发人员:范影乐,方琳灵,武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