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低饱和度油藏一般是指油层含油饱和度小于50%,油层中既存在束缚水、也存在一定的可动水,试采时油水同出,却能够长期稳产的一类油藏。已投入开发的低饱和度油藏初期不存在无水采油期,具有进入较高含水阶段快,含水稳定期采油时间短的特点。低饱和度油藏具有以下特点:储层特征方面,砂泥岩薄互层广泛发育,低渗储层、泥质、钙质夹层对流体渗流存在重要影响,必须予以特殊考虑;流体性质方面,以两相流体为典型特征,孔隙中油水共存,储层含油饱和度低,束缚水饱和度高,流体性质评价难度大;产出性质方面:没有构造背景下多为油水同产,压裂导致油水产出愈加复杂,多数井压后产水或者压后高产水,油水产出比评价难度大,两相流储层产能预测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准确预测低饱和度油藏低渗储层产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根据石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利用地面50°原油粘度计算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岩心分析渗透率计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采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储层深度预测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n根据石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利用地面50°原油粘度计算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n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岩心分析渗透率计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采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储层深度预测储层生产压差;采用所述储层生产压差和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压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泄油半径;/n采用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得到的泊松比、剪切模量及压裂施工时间和排量计算水力裂缝半长;采用所述水力裂缝半长、泄油半径计算水力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长轴半径;/n采用压裂施工使用的支撑剂直径和水力裂缝充填层最终孔隙度计算水力裂缝渗透率;/n采用压裂施工使用的支撑剂质量、支撑剂密度和支撑剂充填层孔隙度计算裂缝宽度;/n采用所述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计算低饱和度油藏压裂储层压后油产量;采用所述水相相对渗透率和地层水粘度,计算低饱和度油藏压裂储层压后水产量;/n以产能相对误差大小为控制准则,判断压后产能计算符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饱和度油藏油水两相压后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
根据石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利用地面50°原油粘度计算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岩心分析渗透率计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采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储层深度预测储层生产压差;采用所述储层生产压差和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压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泄油半径;
采用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得到的泊松比、剪切模量及压裂施工时间和排量计算水力裂缝半长;采用所述水力裂缝半长、泄油半径计算水力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长轴半径;
采用压裂施工使用的支撑剂直径和水力裂缝充填层最终孔隙度计算水力裂缝渗透率;
采用压裂施工使用的支撑剂质量、支撑剂密度和支撑剂充填层孔隙度计算裂缝宽度;
采用所述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计算低饱和度油藏压裂储层压后油产量;采用所述水相相对渗透率和地层水粘度,计算低饱和度油藏压裂储层压后水产量;
以产能相对误差大小为控制准则,判断压后产能计算符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计算出储层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的具体方法包括:
根据阿尔奇公式和电测曲线计算储层电阻率增大系数I的公式为:
其中,Rt为地层真电阻率值,R0为完全含水地层电阻率,Rw为地层水电阻率;φ为储层孔隙度;a为与岩性经验系数,m为胶结指数;
计算水相相对渗透率的公式为:
其中,Krw为水相相对渗透率,C为权系数,n1和n2为指数项;
计算油相相对渗透率的公式为:
其中,Kro为油相相对渗透率,C0为权系数,n3、n4、n5和n6为指数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石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利用地面50°原油粘度计算出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的具体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地温梯度和地表温度计算地层温度,计算地层温度的公式为;
T=TD·Dep+T0;
其中,T为地层温度;T0为地表温度;TD为地温梯度;Dep为储层所在深度;
根据地面50°原油粘度及地层温度,计算油层条件下的原始粘度;
其中,μ50为脱气原油在50℃的粘度,A为比例系数;B、B′为指数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岩心分析渗透率计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采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储层深度预测储层生产压差;采用所述储层生产压差和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压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泄油半径的具体方法包括:
根据研究区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数据,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建立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交会图,线性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为:
G=A*Kb;
式中,K为储层的渗透率;A为比例系数;b为指数项;
计算储层生产压差的公式为:
式中,△P为生产压力;为储层综合物性参数;Dep为地层深度;A、C′为线性拟合系数;
计算压裂缝控制椭圆形泄流区的泄油半径的公式为:
式中,Re为泄流半径;G为启动压力梯度;Pe为地层压力;Pwf为井底流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得到的泊松比、剪切模量及压裂施工时间和排量计算水力裂缝半长;采用所述水力裂缝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英,文慧俭,宋延杰,郭志华,姜艳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