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采样管,所述放置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拿取采样管时,手动按压第一按压板,卡块也从第二伸缩槽内弹出,卡住后,便不会弹回,十分的稳定,手动转动转动键,便于轻松取出采样管,放置采样管时,只需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键,手动按压第二按压板,折型板便会重新回到采样管的顶部,对其进行限位,在移动放置架的过程中,采样管被限位不会晃动,底板设置的海绵保证采样管在放置时底部受力减小许多,使采样管底部不会受力破损,内部的血液不会与空气接触发生变质,保证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A sampling tube for blood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
本技术涉及血液检测
,具体为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
技术介绍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血液检测可以检测出以下的一些内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试验、血色素及各种血液成分合格与否、检查凝血四项、检测早孕、检测肠癌、血糖,血脂,血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检查、血液检测可预测糖尿病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检测各种白血病及各种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现有的血液检测采样管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而采样管放置在放置架上后会发生晃动,位置不稳定,当桌子晃动、采样管位置转移时,采样管晃动的频率加快,极易损坏采样管,而血液与空气接触会发生变质,造成实验、检验的材料丢失,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采样管,所述放置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顶板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槽的左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伸缩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卡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折型板,所述折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贯穿顶板且延伸至顶板的外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中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半圆槽。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一端贯穿中空管且延伸至中空管的外部,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板,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键,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支撑板的左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表面左右两侧的螺纹呈反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拿取采样管时,手动按压第一按压板,第一按压板推动第二推动杆向内滑动,第二推动杆将卡板向左挤压,整块卡板平行位移,折型板向左移动的同时,卡条向左挤压第一滑动板,带动第一弹簧向第一伸缩槽内收缩,当第一推到杆向左移动至折型板的一端完全脱离采样管的顶部时,卡块也从第二伸缩槽内弹出,第二伸缩槽进入中空管内部,卡住后,便不会弹回,十分的稳定,然后,手动转动转动键,丝杆上的两个螺纹块共同向中间移动,带动支撑杆向上,推动底板向上移动,便可将采样管送至顶板的上方,便于轻松取出采样管。(2)、放置采样管时,只需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键,两块螺纹块向两侧转动,支撑杆便可下移,使底板向下,采样管从顶板上的放置槽插入,与底板上的半圆槽卡接,然后手动按压第二按压板,其通过按压杆将第三滑动板向下按压,第三按压板将卡块向第二伸缩槽中挤压,挤压到位后,再将第一按压板向右拔动,折型板便会重新回到采样管的顶部,对其进行限位,在移动放置架的过程中,采样管被限位,保证其不会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置架;101、顶板;102、滑动槽;103、放置槽;104、卡孔;105、第一伸缩槽;106、第一弹簧;107、第一滑动板;108、支撑板;109、滑块;110、底板;111、半圆槽;2、采样管;3、限位装置;301、第一推动杆;302、第二伸缩槽;303、第二弹簧;304、第二滑动板;305、卡板;306、第一限位孔;307、第二限位孔;308、折型板;309、卡条;310、第二推动杆;311、第一按压板;312、卡块;4、中空管;5、按压杆;6、第二按压板;7、第三滑动板;8、丝杆;9、螺纹块;10、支撑杆;11、转动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放置架1,所述放置架1内部设置有采样管2,所述放置架1包括顶板101,所述顶板10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顶板10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03,所述顶板101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槽103的左侧开设有卡孔104,卡孔104贯穿顶板101,采样管2由卡孔104处放置在放置架1中,所述卡孔104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伸缩槽105,所述第一伸缩槽10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6,所述第一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107,所述顶板1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可有效的对采样管2进行限位,保证其稳定、安全,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第一推动杆301,所述第一推动杆30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302,所述第二伸缩槽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3,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304,所述第二滑动板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3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305,所述卡板30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06,所述卡板305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孔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折型板308,所述折型板30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条309,所述卡板30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07,所述卡板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310,所述第二推动杆310的一端贯穿顶板101且延伸至顶板101的外部,所述第二推动杆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3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8,两个所述支撑板108的中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09,所述滑块1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110,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采样管,所述放置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顶板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槽的左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伸缩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采样管,所述放置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顶板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槽的左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伸缩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卡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限位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折型板,所述折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贯穿顶板且延伸至顶板的外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怡彤,滕磊,刘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纳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