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海平专利>正文

一种燃煤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6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热风装置,具体为一种燃煤热风炉,具有炉膛、换热器、控制部分,换热器由换热管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驱动的飞轮,另一端为自由端;换热器内设温度传感器,炉体外侧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炉膛的进煤通道处设有炉排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炉排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分别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炉膛底部安装内设排渣绞龙的排渣装置,与排渣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效率高、清灰效果好、排渣方便,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供热、供暖,作为各种中、低温度物料的烘干热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风装置,具体为一种燃煤热风炉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热风炉主要由炉膛和换热器组成,换热器置于炉膛上方,其烟道多为竖直排列,多个烟道出口连成一个烟囱,其热量损耗大,耗煤量大,浪费能源;烟道的清灰是人工用刷子或用风高速吹灰,这两种方式清灰都不够彻底,造成积灰越来越多,影响散热效果;由于链条转弯处间隙较大,为防止炉渣掉入该间隙中,往往在此处加设挡板,挡板持续受到高温使用寿命短,而且阻碍炉渣的正常运行;炉排的推进由人工从观火口观察、凭经验判断燃烧情况来决定,或者以时间继电器控制推煤,其精度不够,对人的判断力要求较高;另外,其排渣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清灰效果好、排渣方便、自动控制的燃煤热风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热风炉,具有炉膛、换热器、控制部分,换热器由换热管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驱动的飞轮,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隔板与烟道壁板设有间隙。所述炉膛内设有由炉排节连接而成的炉排,炉排节上的平板两侧向外延伸,其一侧沿平板上平面延伸,另一侧沿平板下平面延伸,相邻炉排节的平板之间互相叠放成平面。所述炉膛底部安装内设排渣铰笼的排渣装置,与排渣口相通。本技术的控制部分以单片机为核心,换热器内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循环风机进行送风;炉体外侧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鼓风机进行鼓风;炉膛的进煤通道处设有炉排传感器,炉排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推煤电机,进行推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热效率高,清灰方便。本技术的换热器为换热管水平、分层排布的往复循环结构,烟气的排出速度较缓慢,可以更多的利用烟气热量;另外,本技术采用压簧式清灰器紧贴于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驱动的飞轮,另一端为自由端,实现在线机械清灰。2.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换热器内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至单片机,从而可以直接根据换热器内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循环风机,进行送风,实现送风的自动控制;炉体外侧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至单片机,从而可以直接根据环境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鼓风机,实现鼓风的自动控制;炉膛的进煤通道处设有炉排传感器,炉排传感器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至单片机,从而可以直接根据燃煤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推煤电机,实现推煤的自动控制。3.方便排渣。本技术设有带排渣铰笼的排渣装置,置于炉膛底部,与排渣口相通,排渣效果好。4.本技术适用于供热、供暖,尤其适用于育苗、花卉、蔬菜等各种温室供暖,以及家禽、家畜等养殖场所及各种所需供暖的作业场所,可作为各种中、低温度物料的烘干热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炉排节形状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具有炉膛1、换热器2、控制部分,换热器2置于炉膛1上方,炉膛1设有进煤通道11以及由炉排节15连接而成的炉排14,换热器2由换热管21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22,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21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23,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24驱动的飞轮25,另一端为自由端,隔板22与烟道壁板26设有间隙,使压簧式清灰器23清出的灰垢由此落入灰斗;炉排节15上的平板151两侧向外延伸,其一侧沿平板上平面延伸,另一侧沿平板下平面延伸,相邻炉排节15的平板151之间互相叠放成平面,这种结构有效地防止转弯时炉渣堵塞链条;炉膛1底部安装内设排渣铰笼41的排渣装置4,与排渣口42相通。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选用韩国电子商行的ZMF-1型全自动燃煤控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换热器2内设温度传感器27,经A/D转换器连至单片机,炉体外侧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5,经A/D转换器连至单片机,炉膛进煤通道11处设有插入燃煤的炉排传感器12,为热电偶,炉排传感器12经A/D转换器连至单片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燃煤自煤斗6送入炉膛1,环境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一定温度(18℃左右),环境温度传感器5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至单片机,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鼓风机7进行鼓风,在鼓风机7的助燃下,使燃煤充分燃烧,炉排传感器12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推煤电机13,炉排14前进,完成推煤,它可以代替人工观察燃烧情况,根据燃烧情况作出判断,完成推煤,节省人力,实现自动控制;换热器2内的温度传感器27给出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器以数字形式输出至单片机,当温度传感器27探测到换热器内一定温度时,由单片机发出指令给循环风机3,完成送风,冷空气经循环风机3、换热器2被加热后从热风出口排出,炉膛1内的高温烟气向上经换热器2自烟气出口8排出。另外,炉渣产生的同时,排渣电机43运行,带动排渣铰笼41转动排渣,保证顺利排渣。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热风炉,具有炉膛、换热器、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由换热管(21)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22),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21)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23),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24)驱动的飞轮(25),另一端为自由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2)与烟道壁板(26)设有间隙。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内设有由炉排节(15)连接而成的炉排(14),炉排节(15)上的平板(151)两侧向外延伸,其一侧沿平板上平面延伸,另一侧沿平板下平面延伸,相邻炉排节(15)的平板(151)之间互相叠放成平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底部安装内设排渣铰笼(41)的排渣装置(4),与排渣口(42)相通。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内设温度传感器(27),温度传感器(27)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侧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5),环境温度传感器(5)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的进煤通道(11)处设有炉排传感器(12),炉排传感器(12)给出的温度信号经控制部分的A/D转换器输出至控制部分的单片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供热风装置,具体为一种燃煤热风炉,具有炉膛、换热器、控制部分,换热器由换热管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驱动的飞轮,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热风炉,具有炉膛、换热器、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由换热管(21)水平、分层排布而成,换热管层之间往复设置有隔板(22),形成往复循环结构,每个换热管(21)内设有压簧式清灰器(23),紧贴换热管内壁,其一端安装于由摇臂连杆机构(24)驱动的飞轮(25),另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朴海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