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34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抽液泵辅助进行抽液流动,然后通过内滤筒对抽进的溶液进行过滤的打捞装置。主动吸液式打捞浮渣,提高了打捞的效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外壳体另一侧开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为锥形孔,且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减小,内滤筒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内滤筒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且和外壳体敞口的一侧相对应,所述内滤筒的一侧边缘置有连接罩,且连接罩一端和外壳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内滤筒外侧壁和外壳体内侧壁之间置有一段距离,所述内滤筒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内滤筒的顶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所述内滤筒的底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抽液泵置于外壳体内,且位于内滤筒和外壳体另一侧之间。

A scum fishing device in s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
本技术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时,对熔炼炉内的浮渣进行打捞的装置,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抽液泵辅助进行抽液流动,然后通过内滤筒对抽进的溶液进行过滤的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熔炼炉对金属矿石进行熔炼的过程中,由于矿石原料内伴有杂质,在集中熔炼时这些杂质会从矿石中分解而出,并互相集聚形成浮渣,并且悬浮在熔炼的金属液之中,需要人员采用专用的打捞工具将炉内的浮渣及时打捞而出,保证金属熔液较高的纯度,以获得良好的预期性能,目前人员在进行打捞时多采用打汤勺对熔炼炉内的浮渣进行打捞,人员在使用时需要不停的控制打汤勺来回移动,对浮渣进行滤取打捞,但是这种方式较为耗费人员的体力,且在高温的作业环境下,人员的体力消耗巨大,整体劳动强度较高、打捞效率低。公告号CN203824336U公开了一种镁合金熔炼炉的除渣工具套件,密封柜内放置有打汤勺、沉渣清除漏铲、浮渣清除漏勺、炉壁清渣钩,所述沉渣清除漏铲由铲部和杆部构成,铲底上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浮渣清除漏勺包括均由漏勺部和手柄杆构成的第一浮渣清除漏勺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其特征是:由握把、支杆、外壳体、辅助悬浮块、内滤筒、抽液泵、出液孔、锯齿内壁、通孔和连接罩组成,所述外壳体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外壳体另一侧开有出液孔,内滤筒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内滤筒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且和外壳体敞口的一侧相对应,所述内滤筒的一侧边缘置有连接罩,且连接罩一端和外壳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内滤筒外侧壁和外壳体内侧壁之间置有一段距离,所述内滤筒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内滤筒的顶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所述内滤筒的底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抽液泵置于外壳体内,且位于内滤筒和外壳体另一侧之间,所述抽液泵上的出液口和出液孔相对应连通,所述抽液泵上的抽液口朝向内滤筒,支杆一端和外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炼炉内浮渣打捞装置,其特征是:由握把、支杆、外壳体、辅助悬浮块、内滤筒、抽液泵、出液孔、锯齿内壁、通孔和连接罩组成,所述外壳体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外壳体另一侧开有出液孔,内滤筒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内滤筒的一侧为敞口结构,且和外壳体敞口的一侧相对应,所述内滤筒的一侧边缘置有连接罩,且连接罩一端和外壳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内滤筒外侧壁和外壳体内侧壁之间置有一段距离,所述内滤筒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内滤筒的顶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所述内滤筒的底部内壁为锯齿内壁,抽液泵置于外壳体内,且位于内滤筒和外壳体另一侧之间,所述抽液泵上的出液口和出液孔相对应连通,所述抽液泵上的抽液口朝向内滤筒,支杆一端和外壳体顶部相连接,所述支杆另一端上置有握把,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置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三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