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端一侧水平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混合桶底端竖直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所述混合桶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且所述混合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与混合桶内部相互连通,在所述混合桶内部设有一级混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从而可以对混合桶进行支撑,有效提高混合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设置一级混合机构,可以对混合桶内部的原料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从而可以驱动二级混合机构再次对混合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此加快原料混合效率,同时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度。
An efficient mixing equip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oin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骨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而外敷药膏是骨科必备的治疗药物之一,现有的外敷药膏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混合设备对原料进行搅拌,但现有的混合设备,混合均匀度差,混合效率低,耗时长,以此提出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混合均匀度差,混合效率低,耗时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端一侧水平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混合桶底端竖直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所述混合桶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且所述混合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与混合桶内部相互连通,在所述混合桶内部设有一级混合机构,所述一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顶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盒且端部竖直连接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延伸至混合桶内部底端且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弧形搅拌板,所述弧形搅拌板的上方设有二级混合机构。优选的,所述二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主驱动轴外侧的十字架,所述十字架位于驱动盒内部,且所述十字架的端部均竖直转动安装有从动驱动轴,所述从动驱动轴的底部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外侧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与主驱动轴之间均留有间隙,在所述驱动盒内部设置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内壁上的齿圈,所述齿圈对应位置的从动驱动轴顶端均垂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之间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混合桶外侧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端与混合桶外壁之间等距离连接有多块加强板,且所述固定环的底端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垂直连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共同连接有底板。优选的,多块所述弧形搅拌板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扰流孔,且所述弧形搅拌板上方的混合桶内壁上镶嵌有加热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从而可以对混合桶进行支撑,有效提高混合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2、设置一级混合机构,可以对混合桶内部的原料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从而可以驱动二级混合机构再次对混合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此加快原料混合效率,同时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混合桶1、加强板2、固定环3、支撑杆4、底板5、密封盖6、排料管7、进料管8、驱动盒9、电机10、主驱动轴11、从动驱动轴12、第一固定套13、加热板14、第二固定套15、扰流孔16、弧形搅拌板17、搅拌叶片18、十字架19、齿轮20、齿圈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桶1,混合桶1的顶端一侧水平连通有进料管8,混合桶1底端竖直连通有排料管7,排料管7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6,混合桶1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且混合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盒9,驱动盒9与混合桶1内部相互连通,在混合桶1内部设有一级混合机构,一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9顶端的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盒9且端部竖直连接有主驱动轴11,主驱动轴11延伸至混合桶1内部底端且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套15,第二固定套15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弧形搅拌板17,弧形搅拌板17的上方设有二级混合机构;通过设置进料管8,从而可以将原料输入至混合桶1内部,经过设置排料管7,从而可以将混合桶1内部混合完毕的材料输出,通过将电机10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主驱动轴11可以带动第二固定套15转动,第二固定套15转动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弧形搅拌板17对混合桶1内部的原材料进行初步搅拌。二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主驱动轴11外侧的十字架19,十字架19位于驱动盒9内部,且十字架19的端部均竖直转动安装有从动驱动轴12,从动驱动轴12的底部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套13,第一固定套13的外侧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18,搅拌叶片18与主驱动轴11之间均留有间隙,在驱动盒9内部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9内壁上的齿圈21,齿圈21对应位置的从动驱动轴12顶端均垂直连接有齿轮20,齿轮20与齿圈21之间相互啮合;在主驱动轴11转动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十字架19旋转,通过十字架19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搅拌叶片18对混合桶1内部的原料再次进行搅拌,同时通过设置齿圈21,从而在十字架19转动时会驱动齿轮20进行转动,以此带动搅拌叶片18进行旋转,以此加快原料混合效率,同时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度。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混合桶1外侧的固定环3,固定环3顶端与混合桶1外壁之间等距离连接有多块加强板2,且固定环3的底端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垂直连接有多根支撑杆4,多根支撑杆4的底端共同连接有底板5;通过设置支撑杆4、底板5和固定环3,从而可以对混合桶1进行支撑,有效提高混合桶1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加强板2,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环3与混合桶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多块弧形搅拌板17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扰流孔16,且弧形搅拌板17上方的混合桶1内壁上镶嵌有加热板14;通过设置扰流孔16,从而在弧形搅拌板17对混合桶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扰流作用,以此增加原料搅拌的均匀度,通过设置加热板14,从而可以对原料进行加热,有效提高原料混合的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桶(1),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一侧水平连通有进料管(8),所述混合桶(1)底端竖直连通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且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盒(9),所述驱动盒(9)与混合桶(1)内部相互连通,在所述混合桶(1)内部设有一级混合机构,所述一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9)顶端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盒(9)且端部竖直连接有主驱动轴(11),所述主驱动轴(11)延伸至混合桶(1)内部底端且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套(15),所述第二固定套(15)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弧形搅拌板(17),所述弧形搅拌板(17)的上方设有二级混合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桶(1),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一侧水平连通有进料管(8),所述混合桶(1)底端竖直连通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底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底部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且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盒(9),所述驱动盒(9)与混合桶(1)内部相互连通,在所述混合桶(1)内部设有一级混合机构,所述一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驱动盒(9)顶端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盒(9)且端部竖直连接有主驱动轴(11),所述主驱动轴(11)延伸至混合桶(1)内部底端且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套(15),所述第二固定套(15)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弧形搅拌板(17),所述弧形搅拌板(17)的上方设有二级混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敷药膏高效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主驱动轴(11)外侧的十字架(19),所述十字架(19)位于驱动盒(9)内部,且所述十字架(19)的端部均竖直转动安装有从动驱动轴(12),所述从动驱动轴(12)的底部外侧均固定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华大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