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混合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包括干燥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壳体、进料口、电热板和过滤网,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电热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电热板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起到发热效果,使粉体干燥减少结块,设置过滤网可以筛除结块或者较大的粉尘,搅拌电机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带动搅拌转轴,转动转轴上有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即带动搅拌叶转动,可以使粉体充分搅拌,提高生产效率。
A mixer for powd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
本技术属于混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
技术介绍
混合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工艺,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混合系统及混合设备的发展将越来越强大,混合覆盖着整个工业领域,如化工、食品、建材、药品、化肥,我们每天每时使用的产品在生产中至少有一步混合工艺,粉体混合机是一种对多种粉体物料进行混合作业的机器设备,在很多行业中都广泛应用,是实现物料混合的必备设备之一,粉体的混合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过程,提高混合工艺是获得优秀产品质量的保证,选择优秀、合理的粉体混合机是产品的保证。现有的粉体混料机设备大多投料不均匀,且容易结块,导致混合不均匀,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粉体混料机设备大多投料不均匀,且容易结块,导致混合不均匀,不利于生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包括干燥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壳体、进料口、电热板和过滤网,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电热板下方;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转轴、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出料管、阀门和支撑腿,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下表面,所述搅拌转轴与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搅拌转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转轴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搅拌叶与所述搅拌转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下方,所述第三搅拌叶与所述搅拌转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搅拌叶下方,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一侧,所述阀门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料管内部,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下表面。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电热板为环状,且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垫。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搅拌电机外部。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电热板与所述搅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和所述第三搅拌叶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三搅拌叶远离所述搅拌转轴的一端向下延伸有搅拌叶。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腿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下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电热板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起到发热效果,使粉体干燥减少结块,设置过滤网可以筛除结块或者较大的粉尘,搅拌电机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带动搅拌转轴,转动转轴上有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可以使粉体充分搅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干燥组件、11-壳体、12-进料口、13-电热板、14-过滤网、2-搅拌组件、21-搅拌电机、22-搅拌转轴、23-第一搅拌叶、24-第二搅拌叶、25-第三搅拌叶、26-出料管、27-阀门、28-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技术方案:包括干燥组件1和搅拌组件2,干燥组件1包括壳体11、进料口12、电热板13和过滤网14,进料口12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1上方,电热板13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1内壁上,过滤网14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电热板13下方。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转轴22、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出料管26、阀门27和支撑腿28,搅拌电机21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1底部下表面,搅拌转轴22与搅拌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搅拌电机21上端,第一搅拌叶23与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搅拌转轴22外表面上,第二搅拌叶24与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搅拌叶23下方,第三搅拌叶25与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二搅拌叶24下方,出料管26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搅拌电机21一侧,阀门27与出料管26固定连接,且位于出料管26内部,支撑腿28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11底部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热板13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发热从而干燥粉体,粉体经过过滤网14,筛除较大结块的粉尘,通过过滤网14的粉体落入搅拌组件2,搅拌电机21连接外部电源带动搅拌转轴22转动,转动转轴22上有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和第三搅拌叶25,可以使粉体充分搅拌均匀,壳体11底部有出料管26,其上有阀门27,粉体充分搅拌后,打开阀门27,粉体从出料管26流出。进一步的,电热板13为环状,且电热板13与壳体11之间设有隔热垫。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热板13设置为环状提高了干燥效率,隔热垫起到了保护壳体11的作用,且隔热垫为硅胶材质。进一步的,搅拌组件2还包括有电机室29,电机室29与壳体11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搅拌电机21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电机21外部套设有电机室29,对搅拌电机21起到了固定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的,电热板13与搅拌电机21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热板13与搅拌电机21通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使搅拌机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的,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和第三搅拌叶25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三搅拌叶25远离搅拌转轴22的一端向下延伸有搅拌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搅拌叶25相比第一搅拌叶23和第二搅拌叶24远离搅拌转轴22的一端向下延伸有搅拌叶,实现了横向纵向双向搅拌,使粉体搅拌更均匀。进一步的,支撑腿28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壳体11下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支撑腿28均匀分布在壳体11下表面上,对壳体1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粉体从进料口12进入干燥组件1,电热板13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发热从而干燥粉体,粉体经过过滤网14,筛除较大结块的粉尘,通过过滤网14的粉体落入搅拌组件2,搅拌电机21连接外部电源带动搅拌转轴22转动,转动转轴22上有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和第三搅拌叶25,可以使粉体充分搅拌均匀,壳体11底部有出料管26,其上有阀门27,粉体充分搅拌后,打开阀门27,粉体从出料管26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组件(1)和搅拌组件(2),所述干燥组件(1)包括壳体(11)、进料口(12)、电热板(13)和过滤网(14),所述进料口(12)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上方,所述电热板(13)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内壁上,所述过滤网(14)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电热板(13)下方;/n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转轴(22)、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出料管(26)、阀门(27)和支撑腿(28),所述搅拌电机(21)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底部下表面,所述搅拌转轴(22)与所述搅拌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21)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叶(23)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转轴(22)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搅拌叶(24)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23)下方,所述第三搅拌叶(25)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搅拌叶(24)下方,所述出料管(26)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21)一侧,所述阀门(27)与所述出料管(26)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料管(26)内部,所述支撑腿(28)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底部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生产用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组件(1)和搅拌组件(2),所述干燥组件(1)包括壳体(11)、进料口(12)、电热板(13)和过滤网(14),所述进料口(12)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上方,所述电热板(13)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内壁上,所述过滤网(14)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电热板(13)下方;
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转轴(22)、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出料管(26)、阀门(27)和支撑腿(28),所述搅拌电机(21)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11)底部下表面,所述搅拌转轴(22)与所述搅拌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21)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叶(23)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转轴(22)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搅拌叶(24)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23)下方,所述第三搅拌叶(25)与所述搅拌转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搅拌叶(24)下方,所述出料管(26)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搅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千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宝兴西宝超细粉体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