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25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包括混合块本体、单向阀、进油单向接头、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混合块本体内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油气通道;混合块本体内分别设通孔P、通孔A、通孔B,通孔P与进油口连通,通孔A与油气出口连通,通孔B与回油管路连通;混合块本体一侧设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进口连接通孔P,两个出口分别连接通孔A、通孔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混合块本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把自动油路控制功能集成在混合块本体上,结构紧凑,可靠性好。

An automatic and controllable oil gas mixing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
技术介绍
油气润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润滑技术,它通过压缩空气把微量的润滑油连续不断的送往设备润滑部位,其具有节能、环保、可靠性好、维护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混合块本体是油气润滑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件,通过它使润滑油和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油气两相介质向润滑部位输送。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时,投入运行的设备是不一样的,不工作的设备就不需要供油。而现有结构的混合块本体只能进行油气混合而不能对供油进行控制,因系统中润滑油是通过递进式分配器把润滑油分配后送至混合块本体的各进油口的(递进式分配器的出油口不能直接切断,不然分配器会不动作),要切断某路的供油需在该供油管路上安装两个球阀,如图1所示,关闭通往混合块本体进油口的球阀,同进开启通往回油管路的球阀,这样虽然实现了供油控制,但设备配管大大增加,相应的设备体积增大,球阀数量多操作不方便,外部配管均需通过管接头联接,漏油风险大大增加,设备切换比较频繁,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存在油路切换错误造成设备润滑不良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包括混合块本体、单向阀、进油单向接头、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混合块本体内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油气通道。混合块本体内分别设通孔P、通孔A、通孔B,通孔P与进油口连通,通孔A与油气出口连通,通孔B与回油管路连通;混合块本体一侧设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进口连接通孔P,两个出口分别连接通孔A、通孔B。进一步的,通孔A的出口与油气出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本技术对原混合块本体的内部孔道进行了调整,混合块本体的外形及各联接尺寸与原混合块本体保持一致,并在每个供油通路上增加了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在不改变混合块本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把自动油路控制功能集成在混合块本体上,结构紧凑,可靠性好,与电气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不同的工况,自动选择对应的油路供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合块本体与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接示意图。图中,1.供油主管,2.回油管路,3.递进式分配器,4.进油口,5.混合块本体,6.油气出口,7.压缩空气通道,8.通孔P,9.通孔A,10.通孔B,11.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2.单向阀,13.回油通道,14.进油单向接头,15.油气通道,16.进油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供油主站通过供油主管1与递进式分配器3进油口4联接。供送的润滑油通过递进式分配器3分配后从递进式分配器3的各出油口排出,经各管路送至连接在混合块本体5上的各进油口4。在混合块本体5体内底部的进油通道16通过进油单向接头14与进油口4连接。混合块本体5内回油通道13通过回油管路2与供油主站联接,混合块本体5内压缩空气通道7与外部压缩空气管路联接。压缩空气通道7设在油气通道15底部,通过油气通道15与油气出口6连通,油气出口6通过管路与设备润滑点联接。混合块本体5内分别设通孔P8、通孔A9、通孔B10。通孔P8通过进油通道16与进油口4连通。通孔A9设在油气通道15一侧,通过油气通道15与油气出口6连通。通孔B10通过回油通道13与回油管路2连通。通孔A9的出口与油气通道15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2,因油气润滑中润滑油为间隙供给,增加单向阀12确保在不供油时,压缩空气不会进入供油通路。混合块本体5一侧设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的一个进口连接通孔P8,两个出口分别连接通孔A9、通孔B10。在混合块本体5体内还设有贯通的回油通道13,与通孔B10接通。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在失电状态通孔P8连通通孔A9,得电状态通孔P8连通通孔B10。在供油状态,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电磁铁不得电,润滑油从进油口4进入,通过通孔P8进入通孔A9,顶开通孔A9出口的单向阀12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油气两相介质从油气出口6输送出去。如某路不需向外供油,则在系统给油时,该路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电磁铁得电,润滑油从进油口4进入,通过通孔P8进入通孔B10,通过通孔B10进入回油通道13,通过与回油通道13相接的回油管路2流回供油主站。因外形及各联接尺寸与原混合块本体保持一致,因此用户原系统用混合块本体通过更换本自动可控混合块本体,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接线至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箱及程序作相应调整,即可实现油路自动控制功能,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并可避免因人工误操作而引起设备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包括混合块本体、单向阀、进油单向接头、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混合块本体内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混合块本体内分别设通孔P、通孔A、通孔B,通孔P与进油口连通,通孔A与油气出口连通,通孔B与回油管路连通;混合块本体一侧设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一个进口连接通孔P,两个出口分别连接通孔A、通孔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可控油气混合块,包括混合块本体、单向阀、进油单向接头、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混合块本体内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油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混合块本体内分别设通孔P、通孔A、通孔B,通孔P与进油口连通,通孔A与油气出口连通,通孔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向荣张标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