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99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箱体的内腔上部设有风侧换热器以及导风格栅,风侧换热器、导风格栅的底端设有接水盘,散热装置箱体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一泵体、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淋管连通,接水盘的侧板设有抽水口,抽水口通过第二泵体、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喷淋管连通,第二喷淋管的喷淋面位于导风格栅、进风口之间,且喷淋面形成湿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当室外温度过高时,利用第一喷淋管直接对风侧换热器进行喷淋降温,利用第二喷淋管形成湿帘对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空气蒸发吸热使温度大大降低;导风格栅的外端口大于内端口,便于形成一个良好有益的风循环,显著提高热泵系统能效比。

A new type of heat sink for air sid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源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制冷循环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汽经四通换向阀从室内机组排到室外风侧换热器中冷凝成液体,由第一管路通第二管路,再经分液器进入过冷器后流回室内机组,然后经过滤干燥器、热力膨胀阀、分液器进入蒸发换热器吸收热量,最后由第三管路通第四管路经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返回压缩机,完成制冷循环。热泵制热循环时四通换向阀则由第一管路通第三管路,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热蒸汽经过四通换向阀直接进入蒸发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之后经分液器、热力膨胀阀、过滤干燥器排到室外机组,最后经四通换向阀由第二管路通第四管路、气液分离器回到压缩机,完成制热。但是当室外温度过高时,致使室外风侧换热器表面温度升高,换热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风侧换热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热泵系统能效比COP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机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箱体的内腔上部设有内置过冷器的风侧换热器以及导风格栅,所述风侧换热器、导风格栅的底端设有接水盘,所述散热装置箱体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泵体、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淋管固定安装在风侧换热器两侧的换热板上,所述风侧换热器两侧的换热板呈V形分布,所述第一喷淋管的喷淋方向正对换热板,所述接水盘的侧板设有抽水口,所述抽水口通过第二泵体、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喷淋管连通,所述导风格栅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散热装置箱体前板设有进风口,顶板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喷淋管的喷淋面位于导风格栅、进风口之间,且喷淋面形成湿帘,所述导风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箱体的内腔上部设有内置过冷器的风侧换热器以及导风格栅,所述风侧换热器、导风格栅的底端设有接水盘,所述散热装置箱体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泵体、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喷淋管固定安装在风侧换热器两侧的换热板上,所述风侧换热器两侧的换热板呈V形分布,所述第一喷淋管的喷淋方向正对换热板,所述接水盘的侧板设有抽水口,所述抽水口通过第二泵体、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喷淋管连通,所述导风格栅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散热装置箱体前板设有进风口,顶板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喷淋管的喷淋面位于导风格栅、进风口之间,且喷淋面形成湿帘,所述导风格栅中每个通风孔的外端口大于内端口,且外端口与进风口相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装有引风扇;所述散热装置箱体外侧装有温度传感器,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嵩颖陈永陈潇文韩春苗张立军项立峰何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