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包括主机箱和设置在主机箱内部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箱上的冷却管和设置在主机箱底部的蓄水箱,所述冷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均与蓄水箱联通设置,所述冷却管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主机箱内还设置有换气组件并且分别位于主机箱两侧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S”型的冷却管配合水泵循环,使水在冷却管内停留时间加长,增强水冷效果;采用带有网格的罩板,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同时保护风扇电源和风扇;采用“L”型弹性卡块配合压缩弹簧,便于拆卸和更换罩板;采用带有吸尘孔的吸尘管并设置在角落位置,既能吸收角落里的灰尘,同时加速角落位置的空气流通。
A cooling device for 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帮手。计算机的主机箱内采用了电子元件组成的集成电路,箱内高温会影响集成电路的工作性能,缩短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箱内一般都采用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但结构大都比较简单,只能通过单一的模式进行散热,散热时间长并且散热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黄芪颗粒制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包括主机箱和设置在主机箱内部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箱上的冷却管和设置在主机箱底部的蓄水箱,所述冷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均与蓄水箱联通设置,所述冷却管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主机箱内还设置有换气组件并且分别位于主机箱两侧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呈“S”型布置在所述主机箱内壁上,所述冷却管进水口上还设置有喇叭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组件包括罩板和风扇,所述罩板通过弹性卡件活动卡接在所述主机箱外壁上并且所述主机箱上与罩板相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罩板内部并且风扇上还联动设置有风扇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罩板上设置有多组网格。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卡件数量为八组并且分别设在所述主机箱两侧外壁上的方槽内,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弹性卡块和压缩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卡块底部设置有燕尾滑块并且与开设在所述方槽内的燕尾滑槽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性卡块呈“L”型并且其上还固定连接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弹性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方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箱内部还设置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管和吸尘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管数量为多组并且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机箱内部的角落位置,所述吸尘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外壁并且与吸尘管联通,所述吸尘管上还开设有若干吸尘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S”型的冷却管配合水泵循环,使水在冷却管内停留时间加长,吸收更多的热量,增强水冷效果;采用喇叭口扩大冷却管进水口的直径,增强进水效果;采用带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蓄水箱,及时更换冷却水,便于更好的吸收热量;采用带有网格的罩板,配合风扇电源和风扇,既能使空气流通,又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还可以保护风扇电源和风扇;采用“L”型弹性卡块配合压缩弹簧,便于拆卸,能够及时更换罩板,增强罩板的过滤效果;采用带有吸尘孔的吸尘管并设置在角落位置,既能吸收角落里的灰尘,同时加速角落位置的空气流通,便于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计算机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计算机用散热装置中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计算机用散热装置中弹性卡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尘管;2-弹性卡件;21-弹性卡块;22-压缩弹簧;3-罩板;4-风扇电源;5-风扇;6-蓄水箱;7-出水管;8-喇叭口;9-进水管;10-水泵;11-冷却管;12-主机箱;13-网格;14-吸尘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包括主机箱12和设置在主机箱12内部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箱12上的冷却管11和设置在主机箱12底部的蓄水箱6,所述冷却管1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均与蓄水箱6联通设置,所述冷却管1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主机箱12内还设置有换气组件并且分别位于主机箱12两侧位置。所述水泵10通过进水口将蓄水箱6内的水抽取到冷却管11内,并通过出水口回到蓄水箱6内,所述冷却管11通过水循环带走主机箱12内的热量,所述换气组件将主机箱12内外空气进行交换,加速空气流通,同时带走主机箱12内的热量。所述冷却管11呈“S”型布置在主机箱12内壁上,使水在冷却管11内停留时间加长,吸收更多的热量,增强水冷效果,所述冷却管11进水口上还设置有喇叭口8,所述喇叭口8扩大冷却管11进水口的直径,增强进水效果。所述蓄水箱6上设置有出水管7和进水管9,所述出水管7和进水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进水管9向蓄水箱6内加水,通过出水管7将蓄水箱6内水排出,通过出水管7和进水管9实现蓄水箱6内水的更换,便于更好的吸收热量。所述换气组件包括罩板3和风扇5,所述罩板3通过弹性卡件2活动卡接在主机箱12外壁上并且主机箱12上与罩板3相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多组通孔,便于进行空气交换,所述风扇5固定安装在罩板3内部并且风扇5上还联动设置有风扇电源4,所述罩板3上设置有多组网格13,既能使空气流通,又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还可以保护风扇电源4和风扇5,所述风扇电源4驱动风扇5转动,带动空气流通,主机箱12内外的空气通过通孔和网格13进行交换,并且罩板3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所述弹性卡件2数量为八组并且分别设在主机箱12两侧外壁上的方槽内,所述弹性卡件2包括弹性卡块21和压缩弹簧22,所述弹性卡块21底部设置有燕尾滑块并且与开设在方槽内的燕尾滑槽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性卡块21呈“L”型并且其上还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2,所述压缩弹簧22远离弹性卡块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方槽内,手动拉开弹性卡块21,将罩板3卡接在主机箱12外壁上,便于拆卸,及时更换罩板3,增强罩板3的过滤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为了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主机箱12内部还设置吸尘组件,用于吸收内部的灰尘,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管1和吸尘机14,所述吸尘管1数量为多组并且固定设置在主机箱12内部的角落位置,便于吸收角落里的灰尘,同时加速角落位置的空气流通,所述吸尘机14固定安装在主机箱12外壁并且与吸尘管1联通,所述吸尘管1上还开设有若干吸尘孔,便于吸收主机箱12内的灰尘;所述吸尘机14通过吸尘管1上的吸尘孔吸收主机箱12内的灰尘,同时带动主机箱12内部空气流通,便于散热。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手动拉开弹性卡块21将干净的罩板3卡接在主机箱12外壁上,打开进水管9,向蓄水箱6内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包括主机箱(12)和设置在主机箱(12)内部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箱(12)上的冷却管(11)和设置在主机箱(12)底部的蓄水箱(6),所述冷却管(1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均与蓄水箱(6)联通设置,所述冷却管(1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主机箱(12)内还设置有换气组件并且分别位于主机箱(12)两侧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包括主机箱(12)和设置在主机箱(12)内部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箱(12)上的冷却管(11)和设置在主机箱(12)底部的蓄水箱(6),所述冷却管(1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均与蓄水箱(6)联通设置,所述冷却管(1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水泵(10);所述主机箱(12)内还设置有换气组件并且分别位于主机箱(12)两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1)呈“S”型布置在所述主机箱(12)内壁上,所述冷却管(11)进水口上还设置有喇叭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上设置有出水管(7)和进水管(9),所述出水管(7)和进水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组件包括罩板(3)和风扇(5),所述罩板(3)通过弹性卡件(2)活动卡接在所述主机箱(12)外壁上并且所述主机箱(12)上与罩板(3)相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风扇(5)固定安装在罩板(3)内部并且风扇(5)上还联动设置有风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善舟,
申请(专利权)人:潘善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