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及过滤系统,涉及复合过滤器范畴技术领域,其包括进气管、捕集器本体和安装在捕集器本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捕集器本体内通过滤芯安装筒安装有滤芯,捕集器本体在对应滤芯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下捕集器,用于对水进行吸附,进气管从上盖进入到捕集器本体内,且进气管的管口位置处于下捕集器的下方,上盖上设有出气口,捕集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安装有排水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捕集大颗粒水珠,也可以过滤粉尘、焦油及细微的水分子,可以广泛用在医疗、食品加工、环保监测、石油化工及实验室等需要除水过滤粉尘的场合。
A drop filter and filt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及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复合过滤器范畴
,具体是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及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方工过滤器其它设备的进口端设备。过滤器由筒体、不锈钢滤网(滤芯)、排污部分、传动装置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待处理的介质(气体、水等)经过过滤器滤网的滤筒后,其杂质被阻挡,当需要清洗时,只要将可拆卸的滤筒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因此,使用维护极为方便。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工况下,如医疗、食品加工、环保监测、石油化工及实验室等需要除水过滤粉尘的场合,即需要过滤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粉尘等,常规的过滤器难以胜任。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过滤器+冷凝罐+膜过滤器的组合来实现,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及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及过滤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包括进气管、捕集器本体和安装在捕集器本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捕集器本体内通过滤芯安装筒安装有滤芯,捕集器本体在对应滤芯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下捕集器,用于对水进行吸附,进气管从上盖进入到捕集器本体内,且进气管的管口位置处于下捕集器的下方,上盖上设有出气口,捕集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安装有排水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集器本体和上盖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集器本体和上盖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集器本体对应出气口和滤芯之间的位置处还安装有上捕集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捕集器内设有疏水膜过滤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安装筒安装在捕集器本体内,滤芯即安装在滤芯安装筒内,上捕集器和下捕集器分别安装在滤芯安装筒的上下开口处。一种过滤系统,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液滴捕集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到捕集器本体内,下捕集器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捕集,使得水分吸附在下捕集器的表面最终汇集成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捕集器本体的底部,之后气体继续向上运动进入到滤芯内,其内部粉尘及颗粒物等被截留在滤芯中,之后,再次被上捕集器进行处理,最终,纯净的气体从出气口处排出,既可以捕集大颗粒水珠,也可以过滤粉尘、焦油及细微的水分子,可以广泛用在医疗、食品加工、环保监测、石油化工及实验室等需要除水过滤粉尘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出气口、3-上盖、4-上捕集器、5-滤芯、6-滤芯安装筒、7-下捕集器、8-捕集器本体、9-排水口、10-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包括进气管1、捕集器本体8和安装在捕集器本体8顶部开口处的上盖3,此处,所述捕集器本体8和上盖3优选使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的方式,捕集器本体8内通过滤芯安装筒6安装有滤芯5,捕集器本体8在对应滤芯5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下捕集器7,用于对水进行吸附,进气管1从上盖3进入到捕集器本体8内,且进气管1的管口位置处于下捕集器7的下方,上盖3上设有出气口2,捕集器本体8的底部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处安装有排水阀10。在实际应用时,气体从进气管1进入到捕集器本体8内,由于排水阀10处于关闭状态,气体无法从排水口9排出,只能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下捕集器7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捕集,使得水分吸附在下捕集器7的表面最终汇集成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捕集器本体8的底部,之后气体继续向上运动进入到滤芯5内,滤芯5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运用不同材质制造出不同精度不同类型的滤芯,例如纸质滤芯、化纤滤芯等,气体在进入到滤芯5后,其内部粉尘及颗粒物等被截留在滤芯5中,之后,纯净的气体从出气口2处排出。此外,为了提升对气体水分的充分吸附效果,所述捕集器本体8对应出气口2和滤芯5之间的位置处还安装有上捕集器4,用于对经过其的气体中的水分做再次的吸附。在本实施例中,上捕集器4上设有疏水膜过滤器,让过滤后的气体流过疏水膜过滤器,其中的水分子无法透过疏水膜过滤器,保证最终的气体无尘无水。而对于上捕集器4和下捕集器7的具体安装方式,本实施例将滤芯安装筒6安装在捕集器本体8内,滤芯5即安装在滤芯安装筒6内,上捕集器4和下捕集器7分别安装在滤芯安装筒6的上下开口处,即可以实现上捕集器4、下捕集器7和滤芯5的一体式安装,在拆卸和更换时非常的方便。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过滤系统,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液滴捕集过滤器,因而其可以捕集大颗粒水珠,也可以过滤粉尘、焦油及细微的水分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气体从进气管1进入到捕集器本体8内,下捕集器7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捕集,使得水分吸附在下捕集器7的表面最终汇集成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捕集器本体8的底部,之后气体继续向上运动进入到滤芯5内,其内部粉尘及颗粒物等被截留在滤芯5中,之后,再次被上捕集器4进行处理,最终,纯净的气体从出气口2处排出,既可以捕集大颗粒水珠,也可以过滤粉尘、焦油及细微的水分子,可以广泛用在医疗、食品加工、环保监测、石油化工及实验室等需要除水过滤粉尘的场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包括进气管(1)、捕集器本体(8)和安装在捕集器本体(8)顶部开口处的上盖(3),其特征在于,捕集器本体(8)内通过滤芯安装筒(6)安装有滤芯(5),捕集器本体(8)在对应滤芯(5)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下捕集器(7),用于对水进行吸附,进气管(1)从上盖(3)进入到捕集器本体(8)内,且进气管(1)的管口位置处于下捕集器(7)的下方,上盖(3)上设有出气口(2),捕集器本体(8)的底部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处安装有排水阀(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包括进气管(1)、捕集器本体(8)和安装在捕集器本体(8)顶部开口处的上盖(3),其特征在于,捕集器本体(8)内通过滤芯安装筒(6)安装有滤芯(5),捕集器本体(8)在对应滤芯(5)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下捕集器(7),用于对水进行吸附,进气管(1)从上盖(3)进入到捕集器本体(8)内,且进气管(1)的管口位置处于下捕集器(7)的下方,上盖(3)上设有出气口(2),捕集器本体(8)的底部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处安装有排水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本体(8)和上盖(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滴捕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刘秀柏,熊维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