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23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9
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部具有供外部新风通过的镂空部;外导流板,多个所述外导流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镂空部处,所述外导流板斜向上向内延伸;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导流板,所述内导流板与所述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所述内导流板斜向上向外延伸;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滤网组件,所述外导流板、内导流板、滤网组件从前到后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设置内导流板,内导流板和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布置,所形成的气流路径可以将特定角度下随气流直接经过外导流板进入过滤装置内的雨水及沙尘进行二次拦截,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防水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

Air conditioning fresh air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新风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列车上使用的空调机组的新风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列车的空调机组一般安装在列车的顶部,此类空调的新风口大多位于空调的两侧。如图1所示,在空调机组10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新风口101。由于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环境大多是在室外和隧道内,为了保证新风质量,在新风口处都会设置过滤装置。在空调运行时,空调内的风机使得空调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外部新风通过新风口被吸入到空调内部,新风在经过新风口时,设置于新风口的过滤装置会对新风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同时还能起到隔离雨水的作用,防止沙尘和雨水随新风一起进入空调内部。为了能够实现过滤功能,过滤装置都具有一定的阻力,如果过滤装置的阻力偏小,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过滤装置不能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沙尘和雨水,会造成空调内部积水、积尘,影响空调的正常运行;而如果阻力偏大,在风速小的时候压降大,影响进风量,又会导致通风性能不足。而且目前过滤效果好的过滤装置多采用形状复杂的型材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过滤效果好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部具有供外部新风通过的镂空部;外导流板,多个所述外导流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镂空部处,所述外导流板斜向上向内延伸;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导流板,所述内导流板与所述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所述内导流板斜向上向外延伸;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滤网组件,所述外导流板、内导流板、滤网组件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设置内导流板,内导流板位于外导流板之后,内导流板和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布置,两者间的相互位置所形成的气流路径可以对特定角度下随气流直接经过外导流板进入过滤装置内的雨水及沙尘进行拦截,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防水效果;而且内外导流板替代了结构复杂的型材,有利于降低成本。优选的,上下相邻的外导流板和内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内导流板和外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交错排布,可在防水防尘的同时减小压降,有利于通风。更具体的,所述外导流板为<形的折板,所述外导流板的下部为相对所述外导流板弯折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壳体相固定。采用折板组成过滤格栅,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型材,节省了成本。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具有一前面板,所述镂空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外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前面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前面板和水平方向间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为钝角。进风区(口)采用倾斜式的设置,相比竖直的进风区,防水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外壳体顶部设置有滤网组件插入口,所述滤网组件从所述外壳体顶部插入至所述外壳体内,所述滤网组件插入口的顶部向上突出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滤网组件采用抽插的方式安装,方便滤网组件的维护,操作简单,效率高。优选的,所述滤网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一可覆盖所述滤网组件插入口的顶盖,所述滤网组件插入口的顶部和所述顶盖的接触位置之间和/或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和所述顶盖的接触位置之间设置有自粘棉。通过设置自粘棉及顶盖,加强了滤网组件插入口处的防水性能。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所述内导流板的固定内框,所述固定内框为口字形;所述内导流板为<形的折板,所述内导流板的下部相对所述内导流板弯折并与所述固定内框相固定。设置固定内框来安装内导流板,方便零部件的组装。更具体的,所述固定内框上设置有滤网组件限位部,所述滤网组件限位部具有与所述滤网组件相接触的导入斜面。将滤网组件吸纳尾部和固定内框设置在一起,有利于简化结构。优选的,还包括若干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隔离叶片,所述隔离叶片位于所述滤网组件之后,所述隔离叶片斜向上向外延伸。更具体的,所述隔离叶片设置于一隔离背板上,所述隔离背板为口字形框架,所述隔离背板构成所述外壳体的背板。更具体的,所述隔离背板倾斜设置,所述隔离背板与竖直方向间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在滤网组件之后设置隔离叶片,隔离叶片可以对部分通过内导流板和滤网组件的雨水及沙尘进行拦截,进一步提高了过滤装置的防水防尘能力。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隔离背板来固定隔离叶片,便于组装,隔离背板倾斜设置,有利于将雨水和沙尘挡在空调外。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在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水孔,便于将进入过滤装置内的雨水及时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轨道列车上使用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内导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隔离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1、隔离背板2、滤网组件3以及内导流板组件4。外壳体1的背部敞开,隔离背板2设置于外壳体1的背部,和外壳体1一起组成空调新风过滤装置的外部框架,滤网组件3和内导流板组件4设置于外壳体1内。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底板1-2、顶板1-3及一对侧板1-4,外壳体1的前部,即前面板1-1上加工有一个矩形的镂空部1a,镂空部1a是新风过滤装置的进风区。本实施例的前面板1-1具有固定外导流板5的作用,在外壳体1的前面板1-1上设置有若干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外导流板5,外导流板5位于进风区处,相邻的外导流板5之间的间隙可以过风,外导流板5组成第一层过滤格栅。为了方便滤网组件的维护,在外壳体1的顶部(顶板1-3上)设置有滤网组件插入口1b,滤网组件3可从滤网组件插入口1b向下插入至外壳体1中。同时,为了防止外壳体1顶部的积水经滤网组件插入口1b流入过滤装置内部,优选将滤网组件插入口1b的顶部设置为向上突出于外壳体1的顶部,从而形成一个防水台,可以挡住外壳体1顶部的积水,使积水无法经滤网组件插入口1b流入过滤装置内。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体1的前面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部具有供外部新风通过的镂空部;/n外导流板,多个所述外导流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镂空部处,所述外导流板斜向上向内延伸;/n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导流板,所述内导流板与所述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所述内导流板斜向上向外延伸;/n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滤网组件,所述外导流板、内导流板、滤网组件从前到后依次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部具有供外部新风通过的镂空部;
外导流板,多个所述外导流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镂空部处,所述外导流板斜向上向内延伸;
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导流板,所述内导流板与所述外导流板相对且相互错位,所述内导流板斜向上向外延伸;
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滤网组件,所述外导流板、内导流板、滤网组件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外导流板和内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板为<形的折板,所述外导流板的下部为相对所述外导流板弯折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壳体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一前面板,所述镂空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外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前面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前面板和水平方向间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顶部设置有滤网组件插入口,所述滤网组件从所述外壳体顶部插入至所述外壳体内,所述滤网组件插入口的顶部向上突出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新风过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峰杨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泰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