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全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512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包括:箱体;全热交换转轮,全热交换转轮设置在箱体内部且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转轮支撑架,转轮支撑架设置在箱体内,转轮支撑架具有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具有穿过全热交换转轮的中心的支撑件以支撑全热交换转轮;两个密封件,两个密封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板的朝向全热交换转轮的一侧;和隔离板,隔离板沿着转轮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新风室与回风室。该转轮全热交换系统通过设置密封件,使有效换气率达到93%以上。

Runner total heat ex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全热交换系统
本技术涉换热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轮全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转轮式热交换器是由轮芯、密封、壳体、动力机构等组成,轮芯采用全热交换材料,壳体被分隔为新风室与回风室。这样,轮芯从高温气体中吸收能量并在低温气体中放出,从而实现气与气之间的能量转换。影响转轮式热交换器的换气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进风与回风之间的串风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通常采用PVC软薄片或者毛刷密封新风室与回风室之间的空间,在中国家电院测试,前者的有效换气率为75%,后者的有效换气率为85%,均不能达到国家标准有效换气率90%以上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轮全热交换系统,该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包括:箱体;全热交换转轮,全热交换转轮设置在箱体内部且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转轮支撑架,转轮支撑架设置在箱体内,转轮支撑架具有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具有穿过全热交换转轮的中心的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包括:/n箱体;/n全热交换转轮,所述全热交换转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且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在所述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n转轮支撑架,所述转轮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轮支撑架具有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具有穿过所述全热交换转轮的中心的支撑件以支撑所述全热交换转轮;/n两个密封件,所述两个密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支撑板的朝向所述全热交换转轮的一侧;和/n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着所述转轮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将所述箱体的内部分隔为新风室与回风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包括:
箱体;
全热交换转轮,所述全热交换转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且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以在所述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
转轮支撑架,所述转轮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轮支撑架具有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具有穿过所述全热交换转轮的中心的支撑件以支撑所述全热交换转轮;
两个密封件,所述两个密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支撑板的朝向所述全热交换转轮的一侧;和
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着所述转轮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将所述箱体的内部分隔为新风室与回风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能够贴合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中相应的一个的表面上;和
多个肋部,所述多个肋部以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部中相邻的两个肋部的距离在8mm-12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部中相邻的两个肋部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部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在0.8mm-1.2m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尉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雪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